寒冬送温暖,暖人,更暖心
——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开展2014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

(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询问救助对象情况)

(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来站救助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每年冬季,都是我市救助管理站最忙碌的时候。寒冷的天气、缺衣少食的情况,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对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预防冬季寒冷天气给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骗等原因而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造成生命危害,防止他们夜宿街头、受冻挨饿、致伤、致残、致死事件的发生,天水市救助管理站于2014年11月11日启动了2014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旨在让城市生活无着人员安全过冬,让困难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从而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
今年是我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冬季专项救助活动的第三个年头,有了前两年的专项救助经验,市救助站提前做好了2014年度“暖冬行动”的准备工作。站内工作人员在冬季来临之前已采购了充足的帐篷、棉被、防寒衣物以及各类食品和常用药品等物资,并成立了3个街头主动救助小组,以车站、广场、桥梁涵洞、繁华路段等区域为重点,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夜巡工作,每天确保最少三次上街主动救助,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对于明显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采取积极劝说的方式,引导他们来站接受救助,并为其提供食宿、衣物及返乡费用;对于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站护送来的求助人员,工作人员坚持做到不拖延、不滞留,当日来站求助,当日安排护送返乡;对不愿回站接受救助的,市救助站也为他们免费发放御寒衣物、食品等,并告知求助地点和求助热线;对于在上街主动救助过程中发现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等,救助站秉承“先救治后救助”的救助原则,就近送医使其接受治疗。站内严格执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度和值班制度,以确保来站求助人员能够得到妥善救助。
市救助站于11月11日—20日,已救助各类人员过百余名。他们中有长期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有因家境贫寒、家庭纠纷、外出打工探友不着等原因被迫流浪的人员,也有因残疾、疾病、年老、精神智障等原因造成的真正无家可归的人员。他们中有老人,有妇女,也有未成年人;有四肢健全的正常人,也有残疾人、精神病人。每一位符合救助条件的被救助人,在入站之后都会享受到温暖和人性化的救助服务,不论是给救助人员理一次发、换一身衣裳,还是给他们一碗热饭、一间干净整洁的宿舍、一张返乡的车票,为的都是能够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被救助人员误解是经常发生的事,有时候碰到一些神志不清的救助人员还会对我们恶语相向,甚至是拳打脚踢,可是能怎么办呢?为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他们本来就是社会弱势群体,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