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全省双联行动第一次大督查结束后,省、市委领导先后对后进单位整改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于7月3日专题召开全市双联行动后进单位约谈会,对后进单位诫勉警示,责成认真补课,限期整改,促其迎头赶上。我市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双联办于7月17日在省委双联行动简报〔2013〕92期中刊发了我们的做法。现将该简报全文转载,请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联村单位认真学习,抓好整改落实。
编者按:最近,天水市委专题召开全市双联行动后进单位约谈会,对今年第一次大督查中通报的后进单位,全市双联行动年度考核中排名靠后的单位,平时督查中工作衔接不紧密、到位不及时、效果不理想等三个类型的34个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后进单位诫勉警示,责成认真补课,限期整改,促其迎头赶上。天水市委一手抓先进典型示范推广,一手抓后进单位督促整改,这对于推动面上双联行动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天水市委的做法刊发,供各市州、各联村联户单位学习借鉴。
诫勉警示抓整改 挂牌管理促提升
——天水市委对双联行动后进单位进行约谈督促

7月3日,天水市委专题召开全市双联行动后进单位约谈会,对全省双联行动第一次大督查中通报的后进单位,天水市委年度考核中排名靠后的单位,平时督查中工作衔接不紧密、到位不及时、效果不理想等三个类型的34个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市委分管领导对后进单位提出要求,诫勉警示,要求工作相对后进单位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寻找差距,剖析问题,强化措施,狠下功夫,从三个方面抓好整改工作。
一要严格要求,限期整改。要求各后进单位要立即行动,做到“三个限期”:一是限期对接。限定一周之内,后进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深入联系村户与乡村干部、贫困户进行对接,广泛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村情民意,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讨论,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二是限期补课。限定一个月之内,制定完善好“一规划一计划一打算”,按省委、市委统一要求,开展日常联系和帮扶工作,赶上市县区年初确定的工作进度。三是限期提升。限定三个月之内,扭转被动局面,摘掉后进帽子,并在全市双联工作年度考核中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二要突出重点,真帮实联。深入分析后进原因,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四抓”。一是抓规划,建立健全各类台账。按照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盯“五年基本脱贫、八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节点要求,对照全面小康社会6大类23项指标,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尽快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台账,完善《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表》。二是抓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充分发挥联系单位优势,深入开展“培育产业增收年”活动,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扶持发展一批富民增收主导产业,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联系村有贷款意愿、有致富项目的群众及时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农贷款”,解决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抓基础,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立足村情实际,从群众最紧迫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村加快推进通村道路和村内巷道硬化、危旧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抓民生,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继续抓好“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的落实,大力开展民生保障行动,深入开展送医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下乡、送信息下乡、送农资下乡等便民服务,解决好贫困村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住房难、养老难等“五难”问题。
三要靠实责任,挂牌督办。把整改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作风,明确责任,切实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落实制度。落实好双联行动省、市、县、乡统筹协调制度,市县区牵头领导、双联办、组长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落实好双向承诺制度,后进单位要向联系村、户承诺完成帮扶工作的时限和目标,积极落实好帮扶计划,取信于民;落实驻村联络制度,后进单位要立即确定一名经常性驻村联络员;落实好纪律约束制度,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作风建设的纪律要求。二是严格督查考核。认真落实“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激励机制,每季度对各县区、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在年终考核中按照好、中、差的等次进行动态排名,好的单位不超过20%,差的单位不低于20%,对工作排名倒数的5个单位给予黄牌警告,责令做出检查。三是严格挂牌管理。对省、市确定的后进单位要实行挂牌督办,重点监管,定期督查。对整改力度大、措施实、成效明显的,适时从后进名单中销号,纳入正常管理;对整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弄虚作假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问题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对中央、省里垂管后进单位,要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已取得“文明单位”称号的要取消称号,正在申报的要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