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保民安 务实创新抓创建
――秦州区平安建设“1361”行动全面实施

今年以来,秦州区以确保社会稳定为目标,以保障民安为重点,全面实施“1361”行动,深入推进平安秦州建设,为建成幸福美好小康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实施“一夯实”行动。以夯实根基为重点,一方面加强区、乡两级综治办、维稳办、防邪办和派出所(警务室)、司法所、人民法庭等政法基层基础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各乡镇、街道专职队伍建设,配强配齐了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专职综治干部均达3人以上,并定期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整体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快软件建设,全面夯实了基层基础。

二是实施“三深化”行动。深化“严打”专项行动。加强治安形势分析预警机制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禁毒、制假售假、电信诈骗、传销、赌博、命案专项治理、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凌厉攻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遏制刑事案件高发的势头,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化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行动。坚持治安形势月分析季报告制度,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区、出租房屋集中区域等案件易发区为重点,定期不定期开展滚动式排查摸底,分类建档,逐项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分期分批开展整治活动。并结合“城中村”改造,加强对玉泉镇莲亭村、天水郡村、闫新村、东方红村、金家庄村的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改变治安混乱区域的治安面貌,确保治安大局持续稳定。深化公共安全隐患治理行动。以防火、防盗、防爆炸、防事故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加强安全生产、易燃易爆物品、交通运输、防火防盗设施的监督和管理,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治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实施“六提升”行动。提升“平安秦州”创建水平。以构建城乡社会面视频监控工程和社会面治安巡控工程为载体,巩固提高“平安秦州”防控系统数字化工程建设成果,大力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旅馆、居民楼院等内部技防设施建设,并逐步接入公安机关监控网和管理平台。构建以交巡警为骨干,派出所等一线警力为基础,区域内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的的社会面动态治安巡防网络,公安机关组织交警、巡警、治安警等多种警力开展街道社会面和主要交通干道的治安巡控;公安派出所组织社区警力、综治员、保安员、单位内保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大街小巷的治安巡控;社区警务室组织辖区单位内保人员、门卫、楼院义务看护人员、治安积极分子、治安志愿者开展单位内部及家属区巡控大幅度压减各类案件的发生。提升“平安街道、社区、小区”创建水平。以构建城区治安管控工程为载体,在街道社区加强“四个一” (一个警务室、一个流动人口管理站、一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一支治安综治员队伍)治安防范工程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按照 “五个一” (一个治安保卫室、一个矛盾纠纷调委会、一支治安看护巡逻队、一个法制宣传栏、一名信息联络员)要求,加强小区治安防范工作,对老旧小区、三无楼院重点落实门卫、保安、楼长、单元长、义务看楼护院人员和车棚、防盗门窗等人防物防设施建设,对新建小区重点加强红外线报警装置和电视闭路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建设。提升“平安乡镇、村”创建水平。以构建农村治安防控工程为载体,在各乡镇大力推行十户治安自管小组管理模式、护村联防管理模式、交通沿线管理模式、集镇管理模式、季节性义务治安联防管理模式,实行民警包片驻村巡逻责任制,加强流动警务室(治安岗)建设,组建综治员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各村开展“十户联防”、“片院联防”和巡逻防控工作,紧紧结合无邪教、零犯罪村、安全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深入推进平安乡镇、村创建工作。在各村大力加强“五小工程”(村民议事会、村务监事会、村调委会、村治保会、护村联防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重大事项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四议”工作法,加大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力度,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各项综治措施的全面落实。提升“平安单位、行业”创建水平。以构建单位内部治安守控工程为载体,在辖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力加强单位内部治保会、调委会及保卫队伍建设。全面清理整顿单位内部防火、防盗、防水等设施,维修更新单位物防设施。按照“经济、简便、实用、易行”的原则,分步骤、分层次推进技防建设,不断扩大重点要害部位、大型商业网点、金融、保险系统技防覆盖面,促进以平安医院、商贸、企业为重点的平安单位、行业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平安学校”创建水平。以构建法制教育预控工程为载体,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并完善“平安校园”规章制度、重要部位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突发性事件处置预警预案机制,定期聘请派出所民警进行安全防范检查与指导,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建立学校法制教育基地,普遍推行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进课堂活动,积极解决“留守儿童”、后进生教育管理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社会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促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平安家庭”创建水平。以构建基层平安细胞工程为载体,把“十星级平安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和考核内容,认真组织各村、社区,积极开展以“美德在我家”为主题的“家家学、家家做、家家议、家家评”活动,以“法制进我家”为主题的学法、知法、用法知识竞赛活动,以“健康我家”为主题的禁毒、预防传染病等活动,不断推进法纪星、团结星、学习星、安全星、关爱星、致富星、科技星、环保星、节俭星、健康星创建工作,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水平。

四是实施“一加强”行动。认真制定新一轮“平安秦州”建设实施方案,分类制定平安创建标准和升级达标标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考评命名和已命名单位的复查摘牌工作,采取入户调查、民意测评、召开村(居)民代表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已命名平安单位的跟踪回访工作,对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严格实行摘牌制,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区委政法委 杨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