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积烟雨,如诗如画。

清扫、修复佛像。

工作人员完善石窟的电子档案。

借助高倍放大仪器修复壁画。
兰州晨报讯 清晨,透过濛濛麦积烟雨,我们的目光穿越千年,停留在这梦幻般的艺术之上。我们屏住呼吸,生怕轻微的响动,惊醒这艺术殿堂中的圣灵……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小陇山的麦积山石窟,现存北朝以来的各种泥塑造像3500余身。石窟造像神态栩栩如生、特点鲜明、题材广泛,是世界泥塑艺术史上的瑰宝。北朝至隋唐阶段的泥塑造像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展示了古印度的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完成佛教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是外来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民族化和世俗化的生动再现,达到了宗教内容与造型艺术的高度统一,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为保护这个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瑰宝,石窟的修复工作人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狭小的空间辛勤劳作。他们要将这存在了千年的美,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复原,留给我们的后人。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使得这座“中国古代泥塑艺术宝库”历久弥新。
日前,记者有幸进入麦积山石窟正在修护的127窟,在狭小的维修空间亲身体验了石窟保护工作人员的艰辛。
本报记者田蹊 房毅摄影报道

给壁画“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