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举办劳务品牌项目培训班

6月25日上午,由区人社局,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司法局及大门乡政府联合举办劳务品牌项目培训开班仪式在大门乡政府举行,这次活动有136名务工人员参加培训,由法律资深专家进行维权理论辅导,并有预备役教练培训后通过实际操练技能考试,真正做到组织一批、培训一批、就业一批、跟踪服务一批,让经过培训的学员找到满意的工作。
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群众受益”的原则,秦州已连续举办了3年的劳务品牌项目培训,劳务输转方式经历了从单个的、自发的进程务工到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从单纯体力型输出到有技能和智力含量的综合型输出,在长期调查实践中形成了”齐寿建筑工、秦州籍河技工、秦州曹刘保安、牡丹大姐家政服务”四个具有浓郁秦州特色的劳务品牌。这些有秦州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已成为务工者闯四方的“通行证”,客观上提升了秦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把劳务做为四大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对劳务经济工作非常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秦州由人力资源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的转变,秦州人社局紧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握工作着力点,选准劳务培训工作发展突破口,科学制定培训规划、精选培训机构、编排培训教材内容、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完成培训任务等方面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参加培训单位互相监督,共同推进这项工作,区劳务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培训效果和学员就业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收入,把劳务输转培养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把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和提升到高端产业上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引领了劳务经济发展的方向,为秦州“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秦州人社局督查考核全区上半年劳务经济工作

6月中旬,秦州人社局对乡镇、街道的上半年劳务经济工作进行考核,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客观掌握劳务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打分等形式量化工作进度。
今年以来,全区各乡镇、街道都能按照省、市、区关于发展劳务经济的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输转—培训—创业”三位一体方式,着力盘活劳动力资源,有力推动了我区劳务经济工作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共输转务工人员9.98万人,占年任务的90.24%,劳务收入5.73亿元,占年任务的43.8%。
从考核过程中看 ,各乡镇均成立了劳务工作领导小组,都有劳务阵地,做到阵地、设施、制度、人员、任务“五个到位”,劳务工作有有分管领导抓、有专职协管员管理,目前各乡镇均已完成市劳务办年初下达的指标任务;阵地建设上,通过比较,齐寿、玉泉、皂郊较规范,做到了机构充实,制度上墙等;在农民工技能培训方面,玉泉镇今年3月份在李官村组织了100多人的农民工培训,娘娘坝镇在育苗基地、中药材基地就地培训转移农民工300多人,平南镇在王坡、孙集、万庄、高楼等村的蔬菜示范基地培训转移农民工500多人,250名劳务品牌培训任务在大门乡、平南镇举办;在培养农村劳务经纪人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大门乡、天水镇,涌现出像刘军政、于乖乖、于解元等劳务经纪人,每人成功输送300多人,一方面缓解我区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带领群众走出家门,找到了致富创业之路。
在考核座谈会上,人社部门领导对全区上半年劳务经济工作做了详细总结,并指出后半年的工作重点,要以品牌培训、技能培训为抓手,结合“双覆盖” 摸底调查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培训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使大部分农民真正掌握一到两门技能,劳务输转人员能够充分就业,提高收入,带动秦州区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