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合理规划和配置村级卫生和计生资源,使农村老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副市长杨建莹带领卫生和计生部门负责人对村卫生室、村计生工作室进行了全面调研的基础上,5月20日在市政府第一会议室召开村卫生室和计生工作室资源共享专题会,副市长杨建莹、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小春、市卫生局和市计生委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杨建莹指出,“两室合一”是改善我市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随着今年3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成立,我市合理规划和配置村级卫生资源,探索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模式势在必行。“两室合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医疗卫生设施设备共享和医疗服务人员共享,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公共卫生投入;二是有利于强化管理,能够因村制宜、有机整合,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人口计生服务统一纳入村级公共管理大格局中,做到“医疗服务有人管、计划生育有人抓”,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三是有利于强化服务,扩大服务群众范围,降低就医人员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救治和计划生育服务总体水平。
杨建莹强调指出,资金“瓶颈”是全市村级卫生室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积极探索新思路,千方百计寻对策,全力推进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力争年内全面完成全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山东、江苏等地进行了“两室合一”的积极尝试,将村卫生室和村计生服务室整合改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悉,天水市现有行政村2502个,需建村卫生室2757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村卫生室542个,标准化率仅19.7%。村卫生室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投资、灾后重建资金和社会捐助等形式,其中现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政府投资。按照目前标准计算,每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新建投资为7万元,资源共享后可节约资金155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