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上午,全市“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上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人才特区”建设工作。市委书记马世忠强调,全市上下要精心组织,超前谋划,重点突破,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开发培养,努力推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锐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简平,市政协副主席窦正安出席会议。

今年,省上提出在部分市州和大型企业开展“人才特区”建设工作,我市被列为全省8个试点市之一,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3个试点企业之一。试点工作总的要求是: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抓住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优化人才政策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寻求突破,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将试点单位打造成为体制机制灵活、各类人才集聚的人才发展特殊区域,为全省加快人才改革发展提供示范。按照省上要求,我市根据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以建设创新型工业人才队伍为重点,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区工业示范区等“一区多园”为依托,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

马世忠指出,建设“人才特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推动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紧紧抓住机遇,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胆探索解决在人才集聚、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支总量持续扩大、结构趋于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的人才队伍,努力把天水建成陇东南乃至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富有竞争优势的人才战略高地。
马世忠强调,全市上下要围绕产业升级转型和提质增效,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采取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切实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树立引才用才新理念;要围绕产业转移和项目引进工作,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吸引相关产业人才同步落地、投资创业,以人才的集聚带动产业的集聚,推动产业发展,全面建设承接产业新平台;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创业,着力构建孵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充分发挥天水交通区位、历史文化等优势,建立完善人才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积极构建教育培养新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以实际行动支持人才、关心人才、尊重人才,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和氛围。

王锐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建设“人才特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动员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要对照各自承担的试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和细化工作方案,出台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同时要注重“人才特区”建设的宣传工作,及时反映人才特区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效,为“人才特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努力把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县区工业示范园区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高地,为推进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颁发“甘肃省人才特区试点单位”牌)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