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走进广阔的清水大地,微风滑过麦田,泛起一波波金黄色的麦浪,青翠欲滴的高原夏菜散发着扑鼻的香味,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在蓝天白云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勤劳朴实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耕作,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永清镇南峡村村名陈富生正在给全膜穴播小麦喷洒农药,当谈及到小麦长势情况时,他高兴的说:“全膜穴播小麦真是好,经去年试验,比大田小麦产量高的多,今年我家4亩小麦都是全膜穴播的,长势非常好,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高原夏菜)
今年,清水县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4116”增粮增收富民工程和201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示范点创建方案,狠抓以旱作农业生产、蔬菜产业化建设、特色种植、能源建设等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全县夏粮稳定增产,秋粮长势喜人;蔬菜基地不断扩大,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项目不断增加,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正在给西芹除草)
继续坚持压夏扩秋的总体思路,科学避开春夏连旱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据统计,全县共完成春播各类农作物61.3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7.83万亩,经济作物12.28万亩,春播其他作物11.28万亩,种植中药材2万亩,粮食面积和经济作物面积的合理调整,既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也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子,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全膜玉米长势良好)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全县在抓好省上下达2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同时,落实好了新修梯田覆全膜和果园套全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做到点上有精品,面上有亮点。共建成六个万亩示范带,建成千亩以上的示范点15个,500亩以上的点20个,为了把此项工作确实落到实处,农业局技术干部积极下到18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农机具调试工作,全县累计投入劳力28万人次,投入各种机械车辆569余台,免费发放农膜460吨,平均每亩补助地膜2.3公斤。调运农药18.72吨,开展培训28期,现场会7次,广播电视讲座22期,发放各类培训资料、图片、手册5万余份,培训农民3.5万人次,下派农技人员105名,行政人员45名,开展机械覆膜1.4万亩,完成顶凌覆膜20.1万亩,占总任务的100.5%,涉及241个行政村,949个自然村,4.0894万户。在遭遇大风冷冻的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全膜玉米长势良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旱性能,为全县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膜穴播小麦丰收在即)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长势良好,近年来,清水县把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作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来抓,采取“修梯田、铺全膜、配良种、机耕机播”四位一体的配套措施,去年在全县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5.02万亩。目前全膜小麦叶色深绿,根系健壮、长势良好,为该县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提质增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铃薯生产基地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以打造陇东南最大的良种马铃薯扩繁基地为目标,在王河乡成寺、魏湾等村建成20000亩种薯基地,种植全膜脱毒马铃薯5.02万亩;带动全县共完成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万亩;落实马铃薯良繁基地面积1.32万亩;重点推广青薯168、天薯5号、庄薯3号、大西洋、陇薯3号、陇薯6号等良种12.78万亩;脱毒种薯覆盖率达100%。

(永清镇魏家塬千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认真探索蔬菜生产模式,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今年,该县按照蔬菜产业 “六个一”建设目标,采取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创办蔬菜基地的模式,建成以泰山庙塬、温沟等城郊五个千亩“菜篮子”示范基地和红堡咀头村等10个蔬菜种植专业村,带动完成早春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新建普通塑料大棚2000多座,培育蔬菜苗650多万株,种植地膜早熟洋芋0.5万亩、甜玉米1.5万亩、芦笋0.3万亩。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全县共流转土地36635亩。其中:转包面积2110亩、转让面积5115亩、互换面积11414亩、出租面积17996亩。土地流转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芹长势喜人)


(高原夏菜)

(高原夏菜)

(高原夏菜)

(大棚内蔬菜长势良好)

(大棚内蔬菜长势良好)

(全膜穴播小麦丰收在即)

(全膜穴播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