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日报兰州讯(记者李峰)11月21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科技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省科学院、省农科院分别与天水市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这次活动由省科技厅和天水市委、市政府举办,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工作要求,整合全省优势科技资源服务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实力雄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国家战略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区域发展依靠“创新驱动”的新思路,要求建设国家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天水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城市,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和核心关键技术,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协议,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天水发展力度,重点指导天水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创业园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工程等4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天水企事业单位与省属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合作申报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立项支持和引导性的投入。中科院兰州分院、省科学院、省农科院将以新材料、装备制造、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为主要领域,加强与天水市的科技合作,并结合项目为地方培养人才。
此外,省机械研究院、省轻工研究院、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2个科研院所和天水市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