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再现
——观《麦积山的呼唤》有感
□天水晚报记者刘蕾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真实才能感人,自然所以美丽。
李佳伦导演的《麦积山的呼唤》,是一部反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以西部教育为主旋律的电影。真实地讲述了天水贫困山区的孩子秦聪聪考上南开大学,因家庭困难而无法入学,在乡亲们和支教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校园,并通过自身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她为了感恩社会、回报家乡、毅然放弃了外企高薪聘请,回到家乡甘当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的感人故事。
影片在客观反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甘肃教育整体发展进步历程的同时,揭示了西部山区农村师资匮乏、人才留不住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观赏价值。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影片中的老校长,生在边远山区,深知自己没有知识,但又渴望知识,渴望人才,自己又不能改变这种现实的复杂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如他给孩子们上课,不会用普通话念课文,还时不时会把字念错,当天真的孩子们提出疑问时,或者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却装出自己是一位孔老先生,明知不对,还在那儿故作深沉。看后,既让人感到可敬,又对他的处境产生同情之感。老校长的形象,正是我们边远山区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影片最触动观众的是南开大学的高老师刚来校时间不久,却又要调走,听到这一消息,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发出了心灵的呼唤,他们用撕心裂肺的哭声,拉着高老师的手不放的离别场面,把影片的整个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这一场面对观众震撼很大,让观众热泪盈眶,难以自抑。
这个情节,更加表现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高老师深深的爱。这种爱不是伟大的母爱所能代替的,而是一种无以言语的爱,是一种用文字无法表达的爱。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让我们开化了固有的蒙昧。
另外,影片的整个背景编排,主要以绿色为主,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更映衬出了天水麦积山绮丽的自然风光。也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边远山区的人们如同蓝色的天,清澈的水,绿色的草那样淳朴、善良、憨厚……在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无限遐想。
整个影片的拍摄,真实地再现了天水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这种真实的拍摄,把我们不知不觉带入到了故事情节中去,让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灵魂。
影片单从片名看,意义非凡,是我们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环境的改变,对老师的渴望,对科技信息的期盼而发出的内心深处的呼唤,感人肺腑的呼唤。
《麦积山的呼唤》取材于我市,取景于我市,在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和感染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亲切和感动,更有了一种期待和希冀。
希望通过影片的播映,唤起天水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忱。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走进天水,让“麦积山的呼唤”进一步激发天水发展的活力。
《麦积山的呼唤》在我市隆重公映

天水晚报讯【记者闫鹏飞】6月15日上午,一部在我市拍摄的电影《麦积山的呼唤》在秦州区天水太平洋电影城公映,拉开了该电影在全市上映的序幕。
该电影以贫困学子秦聪聪大学毕业后返乡执教,回报家乡教育事业,甘当一名教师为主线。穿插了刚刚毕业的校友高飞来该校任教的经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放弃外地高薪就业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任教、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事迹。
这部在我市麦积山、麦积镇陈山小学等地拍摄的电影,多数演员来自我市,因而让天水观众熟悉而期盼,这是一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繁荣天水影视文化的力作。当天,张应华等市领导观看演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光庆,天津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魏盛唐致辞。
演职人员访谈

2010年9月13日,当电影摄像机在唐代诗圣杜甫形容的“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的麦积山徐徐摇动时,这标志着电影《麦积山的呼唤》在我市开机。
昨日,该电影在天水公映,便引起了观众无数的掌声,透过这些亲切的喝彩和感动的泪水,记者就“呼”与“唤”,采访了该电影的部分演职人员。
导演李佳伦:用电影诠释“人间大爱”,用平凡老师秦聪聪的故事,唤起社会各界对山区教育的关心与关爱。
这部影片以幽默朴实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体现山区教师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新风貌,广泛的宣传了天水历史文化和麦积山美丽的风景,再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貌,在兰州首映后得到广泛好评,更值得天水群众观看。
胡静怡(饰演秦聪聪):我是天水人,虽然在外地工作,但热爱天水、关注天水,要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拍电影中,我多次去农村体验生活。山区学校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志向高远,这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很快进入角色。这部电影重在宣传天水,让我们美丽的家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战立国(饰演高飞):天津和天水是友好城市,两地之间文化交流广泛。自从电影《白方礼》上映后,拉开了电影关注天水教育的帷幕。知识改变命运,贫困山区学生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博闻广学,才能够走出大山,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韩会亮(饰演金柱):越是贫穷,越要支持和关心教育。电影《麦积山的呼唤》中,我想“呼”的本义是要让边远贫困山区的走出大山、走出大学,到大城市去读书和受教育,取得渊博的知识;然后,家乡要“唤”,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再回到西部边远山区或从事教育,或参加其它建设,为发展新农村和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做贡献。
我已拍过好多电影,两次来天水拍摄,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天水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天水人的纯朴、善良和热情却没有变。
观众视点
秦张彦(团市委干部):这是一部对全市青年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上映,意义重大。该影片感人至深,希望天水的大学毕业生要像电影里的主人公秦聪聪一样,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天水。
秦建全(麦积中心学校陈山小学校长):虽然没有参与拍摄,但我亲眼目睹了影片的拍摄过程,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演员的辛苦和投入。
希望大家看后能关注边远山区的教育、关注贫困学生,共同为提高我市农村教育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