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水市党风廉政建设十件大事
中共天水市纪委 天水市监察局 天水日报社 天水广播电视台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加大力度对全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集中监督检查。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认真开展扩大内需、灾后重建、退耕还林、节约用地、工程招投标、城乡规划、林权制度改革、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和我市“8·12”暴雨山洪灾害发生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迅速,部署到位,全程监督救援资金物资的筹集采购、拨付运送和管理发放,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为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严格的纪律保障。

二、深入开展“效能管理年”活动,重点解决市直单位机关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市委的安排部署,市纪委和有关部门牵头在全市121个市直及驻市部门单位的12800余名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效能管理年”活动。通过开展“四比四创”和建设“六型”机关等活动。共梳理整改影响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问题646个,其中对32个影响天水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和涉及政风行风方面的重点问题分解到39个牵头单位和63个配合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改,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和效能管理的规章制度346条(项)。按照《关于对市直单位作风状况进行测评的暂行办法》规定,组织10个社会群体1000多名各界人员对145个行政事业单位作风状况和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年度测评,有效促进了市直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和机关作风的转变。

三、创新出台一批反腐倡廉工作制度,不断完善符合天水实际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在去年制定出台《关于对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勤政谈话的暂行办法》、《关于对市直单位作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反腐倡廉建设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常委会进行廉政勤政述职的暂行办法》三项制度的基础上,2010年市纪委起草并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情况进行函询和质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强化落实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的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执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制度的监督管理办法》、《天水市“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办理工作规定》等制度体系。并通过预防腐败试点,制定出台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5项具体制度的《天水市廉租住房建设项目预防腐败“五监管一查处”制度》。市纪委还出台了内部案件查办管理方面的6项制度,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一批与天水实际紧密结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我市创新反腐倡廉工作制度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充分肯定。
四、强化“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的管理,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
年初市委安排4个县区及4个反腐倡廉建设牵头单位8名主要领导,就履行“一岗双责”等十个方面的情况向市纪委常委会述职。集中对全市7个县区、119个市直部门单位和驻市省属单位的领导班子、1193名市管县级干部2009年度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考核和等次评定,市纪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果排序靠后的2个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对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勤政谈话的暂行办法》,全年纪检监察机关对3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勤政诫勉谈话,实施责任追究16人(次)。

五、廉租住房项目建设“五监管一查处”制度向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延伸推广,预防腐败试点和专项治理工作向深层次推进。
我市承担了全省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监管预防腐败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五监管一查处”的制度体系并通过了省市专家领导的评估论证。12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廉租房项目预防腐败试点经验推广会,将“五监管一查处”机制制度向全市整个工程建设领域推广。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进展顺利,集中解决和纠正了一些突出问题,全年共立案调查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信访案件20件,查办15件,涉及县级领导干部5人。
六、严肃查办一批有影响的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倡廉的治本措施,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以及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不断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全年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27件(次),初核案件线索168件,了结126件,立案51件,结案44件,共处分55人,其中县处级干部处分5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64万元。同时,及时调查澄清了一些反映失实的问题,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七、组织开展以学习《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向全市科级以上干部配发《廉政准则及相关法规》5700余本,在《天水日报》开设《廉政准则》知识学习问答专栏,每周两期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举办了有30支代表队参加的“学习《廉政准则》加强效能建设党纪政纪条规知识竞赛”。全年新创建廉政教育基地35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58个。组织全市824名县处级后备干部参加廉洁从政知识考试,17163名党员干部参加了省纪委组织的《廉政准则》知识测试。

八、积极拓宽民意诉求有效载体和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继续办好“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市纠风办和市行政监察投诉中心主动适应网络问政的新要求和网络舆情的新动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积极改进和创新“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网民留言承办机制和督办方式,创办了《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督办专报》,把“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督促督办延伸到了县区纪检监察系统,同时在“天天天水网”开通“政风行风在线”栏目,积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
九、集中开展“五项专项治理”活动,继续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
深入开展了以公路“三乱”、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整顿、清理“小金库”、“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监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项专项治理”,妥善解决了一些全市上下普遍关注、群众意见相对集中的突出问题。围绕督促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对26个强农惠农项目和5637.6万元涉农资金进行了清理检查,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涉农案件。在全市一些重点行业的649个基层站所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十、全面完成中纪委9号、10号文件各项工作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抓特色、创机制,重实效、上水平”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专项教育活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按照中纪委9号、10号文件精神和省纪委文件精神,制定出台《天水市关于加强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新增编制46名,增设内设机构19个,中纪委共向县区纪检监察机关配备车辆15台、电脑57台以及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传真机、录音笔等其它办公办案设备,各县区纪委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县区纪委在领导班子建设、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装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