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奋力推动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
中共天水市委书记 张景辉

当前,天水市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和发展现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省委关于“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定位,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天水市发展的综合实力。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
“十二五”是天水市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对天水的定位,我们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全市总体工作思路进行了充实完善,提出了“1135”区域发展战略,即建设“一圣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1135”区域发展战略符合我市实际,只要坚持实施好这一战略,就能推动天水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历史机遇,以跨越式发展为总目标,深入实施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把天水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我们的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力争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和全省平均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之内。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天水发展实现新跨越。
1、加快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发展。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抓好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星火机床、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县区工业园,使园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狠抓工业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好西电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娃哈哈天水生产基地、酒钢西部重工制管基地、华能天水热电联产等项目,积极争取中航大运输机部件等项目落户天水,培育壮大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狠抓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天水科技企业孵化大厦建设,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2、加快“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抓改革、促增收”,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一城两园一集团”(中国·天水花牛苹果商贸城、天水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天水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和天水花牛苹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为龙头,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加快“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不断壮大商贸旅游业。依托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照省上把天水建成东翼连接周边省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围绕“羲皇故里”和“陇上江南“两大品牌,规划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提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水平,积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深度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业。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建设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迁建天水机场,推进秦州、麦积两区相向发展,规划建设行政、会展、体育中心,加大中心城区和五县县城开发建设力度,分类型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省上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重点抓好麦积城乡一体化省级试点区和16个重点镇建设,加快新农村“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基本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宝天高速公路过境段、天平高速公路、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认真实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水源地建设、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武汉凯迪生物质能源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5、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连接陇东南、融入大关中的思路,全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通过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动、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化农村改革,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抓好山东威龙葡萄基地等重大项目土地流转;巩固企业改革成果,加快星火、锻压、风动等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好伏羲文化旅游节、天水花牛苹果节,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6、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组织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加大校舍改造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规划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民俗文化园、文化产业园,坚持办好“陇右讲堂”。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为重点,坚持每年为群众兴办一批实事,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平安天水”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认真解决各类信访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