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连夺13条命
梦魇之路:未老先衰隐患重重
 |
2010年3月2日车祸现场 |

|
2010年3月2日 天巉公路距天水26公里处发生重大车祸。挂安徽蒙城牌照,拉有日用百货的半挂大货车上的3人全部死亡;另一辆挂河南牌照,拉煤的半挂货车上的两人,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



3月2日至4日,省交警总队高速交警支队左家场、平襄、树屏大队辖区高速公路先后发生1起重大、2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2人重伤、车辆受损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12月至2010年3月共8年3个月时间里,天馋公路天水段共发生事故700多起,死亡350余人另有近800人不同程度受伤。在这些惨祸中,因超载在下山过程中失控而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0%。是什么原因让天馋公路天水段成了梦魇之路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
原因一 坡长路陡、弯道多且急
天巉公路天水境内从0公里至84公里,分别由省高速公路左家场大队(0KM—30KM)和西川大队(30KM—84KM)分两个辖段管理。
记者从天水左家场大队了解到,从客观上讲,道路基础设施差、坡度长、路面陡、弯道多且急,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主观上讲,外地驾驶员对路况不熟,误把二级汽车专用道当做高速公路行驶,加之下山时操作不当、对该路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也是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但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途经该路段的大型货车百分之百超载,下坡行驶过程中制动失灵是车祸发生的关键。与此同时,汽车专用道顾名思义只供汽车专用,然而,受自然环境限制,公路沿线四周全部是村庄,村民出行只能从天公路汽车专用道上经过,甚至在个别路段上沿线村民还在车道边摆摊设点,久治不绝,这就难免发生事故。
据天水左家场大队事故科负责人介绍:“卦台山隧道向东有12公里、向西有6公里均为持续下坡并连续有27处弯道,其中S型弯道13处,弯道半径在108米至560米之间,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和道路基础设施等影响,该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2004年被省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列为省级事故多发路段。”
3月7日,省高速公路西川大队教导员吴军周接受采访时说,西川大队管辖天巉公路30KM—84KM路段,其中30KM—63KM路段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首先是该路段弯道多而且都比较急,有的弯道直视距离很短,视线不开阔,驾驶员不能对前方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是这一路段事故易发的一个原因。其次,该路段毗邻的村庄较多,而且分布比较集中,行人、非机动车、小型农用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随意上路行驶的现象比较频繁,虽经大队多次进行集中整治,但因其具有灵活机动性,整治效果不是很显著。

原因二
泥石流、塌方造成路面下陷
据了解,天巉公路就路况而言,经过8年多的超负荷运营,这条路已进入了大修期,病害的频频发生光靠见坑补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同时,受自然条件限制,在修建公路之初,公路沿线复杂的地质地貌就为日后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也成为车祸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秦安公路段的王段长曾告诉记者,天巉公路两边山的土层主要是红土,红土和黄土不同,因其吸水性强,遇上连天雨,就好像粘胶似地往下滑,流到地面上跟润滑油似的,奇滑无比,因此雨雪天气也就成了车祸事故的多发期。最让公路养护工人头疼的是,倾泄在路边的泥浆一遇太阳,就变得像石头似的,公路两边除了农田就是绿化带,致使泥石流无处倾倒。同时,路面上反白浆现象已十分严重,这一现象足以说明路面被破坏后,雨水已进入路基稳定层,再不实施大修工程,以后只凭借日常养护要想保证交通畅通,那简直难上加难。
原因三 地质复杂,天气恶劣
天巉公路的顺利开通打通了制约我省向南辐射的瓶颈,站在山头远远望去,它犹如一条虬龙蜿蜒盘旋在沟壑丘陵间,朝着东西方向不断延伸。公路两边,山脉高耸,绿树成荫。据吴军周教导员说,复杂的地质和自然天气的恶劣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0公里至84公里属天水境内管辖范围,公路沿线属典型的沟壑丘陵地带,日均车流量约6000辆。在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卦台山隧道以东12公里、以西6公里为持续下坡,连续弯道,海拔落差500米,有弯道27处,其中急弯13处,最小的弯道半径不足百米,最大纵坡度为5.6%。在30公里至84公里范围内,67公里至75公里是省级治理事故多发路段,路面全宽11米,平均海拔1650米,海拔落差470米,弯道16处,其中S型连续弯道5处,弯道半径130米至500米,最大纵坡度5.6%,其中65公里+250米处弯道半径500米,纵坡度4%。
据了解,天巉公路63KM—75KM路段是部级治理的事故多发路段之一,该路段位于秦安县王甫乡至郭嘉镇之间,属于沟壑丘陵地质,山大沟深、坡长弯多,由西向东连续12公路超长下坡,“S”型弯道多达15处,海拔落差800米,大型载重货车行经该路段时往往会因制动失效而发生失控事故,曾一度被称为“死亡路段”。
针对近日发生的交通事故,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省交警总队高速交警支队于3月5日向各大队紧急下发了《重特大交通事故情况通报》。
高速支队在下发的通报中特别要求各个大队要科学调派警力,合理调整勤务,明确工作重点,加大管控力度,尽快扭转安全形势严峻的被动局面。二级专用线沿途各大队在道路巡逻中,必须利用警车警示、民警喊话提示以及凌晨时段对车辆驾驶人劝睡、唤醒,对外地驾驶人发放提示卡,介绍前方道路情况,告诫其谨慎安全驾驶。利用测速设备,切实加大对小型车辆严重超速违法行为的监控力度,及时查处各类严重违法驾驶行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6年4月10日
车号为皖L·01848的重型厢式货车,行驶至天巉公路天水中滩镇青宁村处时,与相向驶来的甘E·04317客车相撞后,又与相向行驶的甘A·22665大客车相撞,造成28人死亡,22人受伤。
2007年8月22日
天馋公路 69公里+900米处的天水秦安段境内发生山体坍塌事故。100多万立方米的沙土、石块将天巉公路173米路段掩埋得严严实实,同时掩埋了两辆18吨的大货车和两个人。
2009年12月7日
一辆牌照为藏D·A7117的货车在下坡过程中失控,撞到前面同向行驶的牌照为甘E·19992客车上,导致客车坠入路边沟内。事故造成6人死亡,18人受伤。
相关新闻
记者 牛小亚 通讯员 廉振华 宋林
天巉路红土窑段又发车祸
本报讯 3月7日,定西市安定区天巉公路红土窑段165米处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从兰州开往天水方向的大货车和另一辆从正面驶来的大货车迎面相撞,撞击殃及同向行驶的一辆大客车,大客车一侧玻璃全部破碎,部分乘客受到轻伤。
11时54分,定西市消防支队定西中队接到报警,天巉公路红土窑段165米处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经现场勘查发现:公路上到处散落着两车相撞后碰出的碎玻璃、麻袋及车载货物。两辆大吨位货车的车头像被镶嵌一样粘扎在一起,车头部位已经严重变形。据介绍,事故发生时,一辆从兰州开往天水方向的大货车正加速超一辆从兰州开往天水的大巴车时,突然与另一辆从正面驶来的大货车迎面相撞,并殃及一辆兰州开往天水的大巴车,造成大巴车一侧的玻璃全部破碎,所幸的是大巴车里乘坐驾驶舱一侧的乘客只是受了一些轻伤,而两辆大货车由于猛然撞击造成驾驶室严重变形,其中一辆货车的驾驶员和一名副驾驶的双腿被严重变形的车头死死卡住无法活动。
20分钟后被困的两名人员被安全救出。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