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辉:振兴天水制造业的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访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

中国经济网兰州3月4日讯(记者李琛奇)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充分证明了党中央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拉动天水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天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两大聚集区之一。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主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进新上重大项目,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市工业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摆脱了低速徘徊状况,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天水先后被列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目前,全市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机械制造和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等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长城电器、星火机床、华天电子、海林轴承、燎原凿岩机等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声誉较高,装备制造企业的总量和效益均占全市工业的一半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1/3,效益占全省近一半,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产业水平低是制约天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我市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从目前来看,第二产业占全市GDP的3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2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17户,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仍然不高,与全国老工业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
1、全市装备制造企业多为“三线”建设时期的调迁企业,大部分设备陈旧老化,加之受金融管理体制及国家紧缩信贷有关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困难,技改资金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升级缓慢。
2、全市装备制造企业中,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龙头企业带动力弱,配套协作能力较差,产业层次和聚集度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无法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抗衡。
3、天水地处西北内陆,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区域内没有钢、铝、铜等主要原材料加工企业,制造加工业主要产品均两头在外,受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影响较大,严重制约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4、大部分企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以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为主,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较高,还远远达不到对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要求。
5、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培养机制普遍尚未建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振兴天水装备制造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天水装备制造业,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天水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由低水平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培育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重点,跨区域开展产业、产品和技术协作,加快大型数控机床、重型锻压机械、风力发电设备、精密轴承、集成电路等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壮大产业集群。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加快建设星火机械、华天电子、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打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等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集群,提高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和产业关联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是发展循环经济。以建设全省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基地为契机,积极倡导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企业环评标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