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23日,天水市委常务、副市长郭奇若出席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并做了主旨为“旅游的本质是游客寻求自然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演讲。

郭奇若在演讲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居民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中国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期,加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已经把发展旅游业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并把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来开发,全国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天水旅游资源丰富,禀赋条件很好,但比较优势仍在历史文化方面,吸引游客的卖点就是历史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唯一性。如舍本逐末,打陇上江南休闲度假,天水比不过江南,更比不过阳光海南、度假天堂,可天水有独一无二的伏羲文化,三皇之首的伏羲就诞生在天水,有伏羲画卦之地——卦台山遗址,有迄今500多年的伏羲庙,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是自然风光和佛教石窟结合最完美的典范。具体来讲,天水旅游产品的特色:

(郭奇若接受与会媒体联合采访)
一是独特的伏羲寻根祭祖游。秦安大地湾考古发掘证明,早在7800~8300年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史载,三皇之首的伏羲和女娲就诞生在天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并在中国的地心之地——卦台山画卦,始创先天八卦,结束了人类的蒙昧时代,境内现有卦台山、伏羲庙等景区。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的核心,伏羲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足迹,不断向前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吐故纳新,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伏羲文化所代表的奉献精神、创造精神与和合精神,至今仍然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是堪称“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等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天水境内现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国内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该石窟始建于公元384年,现有洞窟209座,泥塑石雕7866身,壁画1000多平米,是“中国四大石窟”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最完美的石窟,以木(石)胎泥塑见长。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集中国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于一身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是名城古韵游。天水是丝绸重镇,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里有诗圣——杜甫行吟过的南郭寺,发古幽幽、历经千年的南山古柏至今还苍翠欲滴,“二妙轩”碑廊下的107首《秦州杂诗》堪与“三吏”、“三别”媲美,这里还有西北道教圣地玉泉观、明代建筑胡氏民居、元代建筑兴国寺等一批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树、古建筑、古巷、名泉等名胜古迹。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目前天水已经成为融入西安3小时经济圈,郑州至西安高铁将于今年1月26日建成通车,年内宝鸡至兰州高铁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天水至西安、天水至兰州会成为1小时经济圈的城市,届时天水至两城市仅需要四十多分钟,天水旅游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