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
——访中共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
中国民族报记者 刘铁军

(配图:天水在线)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古称“秦州”。伏羲画卦、女娲补天、街亭之战等悠久的历史传说发生在羲皇故里天水;轩辕、姜维、李广等历史名人出生在山灵水秀的秦州。目前,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共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请他谈了近年来天水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记 者:张书记,天水市近年来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举措是什么?取得了那些成就?
张景辉:天水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辖区内有一个民族自治县,有少数民族的乡镇22个,20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共有3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5.1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天水市和甘肃省东南部惟一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人口32.4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3%;全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26420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0%。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民族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87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比2005年增长20.9%;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性收入6360元,比2005年增长47.4%。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7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有各类学校276所,在校学生70749人,比2000年增长9924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00年的98.1%上升到2007年的98.9%,散居区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4%,在校学生达到2218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广播覆盖率达到95%,电视覆盖率达到91%。三是民族干部选拔培养成效显著。
目前,全市共有少数民族公务员858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8.1%,其中少数民族地级干部8名,占同级干部的18.6%,县级干部65名,占同级干部的5.7%,科级干部425名,占同级干部的12.2%;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3871人,占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5.6%。

记 者:听了您的介绍,很受鼓舞。请问当前天水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有哪些方面?
张景辉:在中央、省上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民族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还存在农业靠天吃饭,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等困难和问题,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形成缓慢且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困难,人才比较缺乏,这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实;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共奔小康的积极性,为不断优化干事创业和发展环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努力奋斗。
记 者:请问市委、市政府对今后天水的民族工作有何打算和部署?
张景辉:市委、市政府对今后民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民族工作全局,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创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加快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一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协调统筹力度,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是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特别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强化“一个基础”(即农业基础),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县和项目带动),抓好“三大建设”( 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四大产业”(即畜牧业,皮毛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和林果业),努力实现“五个突破”(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财源建设,经济发展速度)。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到2010年,全市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2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6000万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200元;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景辉: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艰巨细致而且量大面宽,但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好政策,有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对实现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有信心。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保障:
第一,要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民族政策尤其是扶持优惠政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的、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并结合我们天水的发展实际,制定地方帮扶措施,加大投入,强化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第二,要大力培养和选拔任用民族干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培养力度,重视教育培训,严格考察考核,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族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法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提高带领各族人民发展生产、共奔小康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树立各级民族干部扑下身子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意识,进一步树立更加谦虚谨慎、更加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