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图)
------北京市地理学会 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 共同举办西北考察活动

为了配合北京市的广大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工作,使广大地理教师在暑期不但能够实地考察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地质、历史与地理的状况,而且能够锻炼体魄、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7月17日北京市地理学会与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举办西北考察活动。90余位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地理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漫长的沧桑演变,塑造了天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7月18日,上午考察了玉泉观以及祭祀位居三皇之首的中国人文始祖伏羲的伏羲庙,下午参观因形似麦垛而闻名遐尔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19日,游览了有西北小黄山之称的—石门山。后赴“陇上桂林”仙人洞。品尝了有西北特色的佳肴。
20日赴道教圣地平凉, 考察了有“西来第一名山”之称的崆峒山,欣赏中台、塔院、上天梯、隍城、雷声峰、棋盘岭、鹞子翻身等名胜古迹。
21日参观了中国十大石窟之一须眉山石窟,考察了那里的地层与地貌以及须眉山石窟。
22日赴银川考察,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历史上曾经是戎狄族、匈奴族游牧的地方。秦时属于北地郡北境,直至公元五世纪的夏国时,在今日银川市东约8公里的地方兴建了"饮汉城",这里曾是赫连勃勃大夏政权的王家园林,名曰:丽子园,是一座游乐城市。银川始建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此建国称帝,史称"西夏国",银川为国都,时称兴庆府。悠久的历史给银川留下了丰富的区域文化景观和人文资源,其中尤以西夏王陵和远古时期刻凿的贺兰山岩画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塞上江南自然风光、回族穆斯林风情和西夏文化构成了银川以“西夏古都、塞上风情”的画卷 。22日考察了令世界各国科学家颇为赞叹的世界闻名的治沙工程--沙坡头。参观了麦草方格沙障,纵览了腾格里沙漠,体验了滑沙,骑骆驼等沙漠情怀。宁夏的美不是繁华渲溢的富饶,而是在于考察者用心体验到的历史沉淀。宁夏银川附近的景点较为集中,在沙坡头老师们体验到黄河漂流的刺激,从北岸乘羊皮筏渡过较为平静的北侧河汊至白马拉缰。
23日上午参观了回族风情游览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旅游区, 著名作家张贤亮创办的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由于拍摄《红高粱》等影片,使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下午考察队参观了《红高梁》《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黄河绝恋》等众多著名获奖影视片拍摄基地。华夏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城区西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方圆50平方公里的西夏陵,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寝,俗称“昊王坟”。这里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207座宗室、王公大臣的陪葬墓。其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老师们感受古老王朝西夏国的兴旺与衰败,参观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

许多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们的收获体现在:
看———在考察前事先浏览一下旅游景点的人文地理、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这叫考察前的知识准备。有了这个准备,就不至于茫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考察出重点、考察出质量来。
照———是把景点中最美、最有特色的地方拍摄下来。应该说,地方旅游主要是突出景而不是人,贵在有地理、历史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景致,如写有景名的门、牌、楼等。

品———就是要舍得品尝那些著名的小吃。品尝小吃是丰富旅游收获的重要环节,如果你去了天水而没尝一尝当地的“天水呱呱”,到了银川又不去吃一吃“手抓羊肉”,这都将会留下莫大的遗憾。

记———就是写旅游日记,把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看见什么或是想到什么,只要是自己认为重要的都可以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