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举行2006年公祭伏羲新闻发布会
周宜兴出席 郝远致辞 张广智出席 杜松奇致发布词

【本报兰州电】(记者 貟武军)6月13日下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6(丙戌)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省长助理郝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智,市委副书记、节会组委会主任杜松奇出席会议。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晚报等4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梁和平主持。郝远在致辞中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开创文明之先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千载传承、繁荣昌盛的根基,为人类早期社会摆脱蒙昧,进入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中华儿女和世界华人的共同敬仰。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史有“羲皇故里”之称。从秦汉到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相沿成习,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在天水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独特的祭祀文化。今年五月,太昊伏羲祭祀大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郝远说,举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就是让世界华人知道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提高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对促进祖国统一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界朋友,关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甘肃,宣传天水,让海内外广大华人更多地了解甘肃,了解天水,并在活动期间到天水采风、做客。


杜松奇在致发布词时说,公祭伏羲大典,是四海华夏人同祭人文始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海内外华人联络与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一次盛会。杜松奇引经据典向与会各新闻媒体记者介绍了伏羲在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和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以及伏羲文化与大地湾文化、天水民间风俗、天水民间历史遗存等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并详细介绍了伏羲生于天水、长于天水的历史,他说,各族人民对伏羲的崇敬和礼赞已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伏羲所代表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质,是联系中华全球儿女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基因。他诚恳邀请媒体记者来天水采访报道公祭伏羲大典,感悟伏羲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公祭的庄严肃穆,了解美丽的甘肃、美丽的天水,共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贡献力量。
张广智、杜松奇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