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节会亮相
众多原创性 地方性展演将首登“大雅之堂”
本报讯【记者闫鹏飞】今年节会期间,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将有7个城市参加,我市作为东道主和发起人,这项活动准备的进展如何?5月22日,记者从市文化馆了解到,市文化馆和各县区文化馆全力出动,把普查与节会展演的精品相结合,目前已经初选出了60多个节目、数千件展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口头传说、表演、民俗、礼仪、节庆、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艺技能等。经过研究和协商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兰州、武威、陇南、定西、庆阳、平凉和天水七个城市,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展览和演出两大部分。其中,展览将在秦州区宏业大厦内举办,预计展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市文化馆,各县区文化馆、其他六市各占三分之一的展出场地。演出活动主要在伏羲、天河、玉泉和市中心四个广场等处举办。
市文化馆负责人说,这是全省第一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从4月初开始,市文化馆已经举办了两期100多人参加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培训和声乐、民族器乐培训班。目前,市文化馆和各县区文化馆已经征集到数千件展品,挖掘整理了60多个演出节目。馆领导正在深入各县区原创地,进行验收和审核。
我市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中的展品有甘谷县的脊兽、荷包,清水县的剪纸、民间服饰,其他县区的刺绣、雕塑、草编、擀毡、猫头、漆器等。而演出部分更具有地方特色,有武山的羊皮鼓、秦州小曲和跳神祭祀舞、张家川县的花儿、清水县的道教音乐等。其中街头活动有老艺人讲故事、捏面人、说快板、对酒歌、唱山歌、地方武术表演等。各县区许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将在节会期间首次与观众见面,相信到时侯会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图为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脊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