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读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一位“没石饮羽” 、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9月12日,第五届中国·天水秦州“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古龙城今天水秦州举行,“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就是源于诗中的汉将军李广射“虎”之典故,随着“李广杯”国际射箭比赛赛事的临近,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走进这位旷世英雄李广。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的祖先是秦王政时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自秦时就有的官职)《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了李广的家世:“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在武功赫赫的西汉武帝时代,甲士彪炳,将星璀璨,李广是其中极其耀眼的一个星座。他从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以“良家子”的身份投身军旅,到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不幸去世,这位被誉为“飞将军”的国家干城,在近半个世纪的生命跨度里,辗转出任陇西、北地、上郡、云中、雁门、上谷和右北平等郡太守,长期率领边疆军民同北方之敌作殊死的搏斗。正如史书记载,“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

在此期间,他先后五次参与西汉王朝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每一次都甘冒斧钺,冲锋陷阵,为保卫西汉王朝、巩固国家北部边疆献出一生,并建立起不朽的功勋。然而,将军的人生结局则令人扼腕:他虽战功卓著却不得封侯,他虽杀敌无数却自戗身亡。这一幕历史的悲剧,使后人唏嘘不已,以至于一千四百年后的唐代诗人高适还发出无限浩叹:“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