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绿色菜园子 鼓起农民钱袋子
——秦州区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秦州区把蔬菜产业作为全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区委区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农业局“125668”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根据“运作市场化、基地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销售网络化”的市场要求,不断坚持打基础、扩规模、强品牌、提品质,蔬菜产业由规模向高效、低端向高端、露地向设施转变,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16.2万亩,新建钢架大棚2000座,总产量42.4万吨,总产值9.83亿元。
实施“西菜南移”战略,做大做强基地规模。今年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特色优势蔬菜基地建设。打造提升六大设施蔬菜基地:一是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杨家寺镇为核心区,秦岭镇、牡丹镇为次核心区,建设八大功能区,即“152”:1个核心区(设施蔬菜展区),5个示范区(特色林果种植区、中药材种植区、畜牧养殖区、马铃薯扩繁区、休闲观光旅游区),2个辐射区(秦岭镇中药材种植辐射区、牡丹镇蔬菜种植辐射区)。区域内已发展金土地、蓬勃等18家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0家家庭农场,建成钢架大棚2000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连栋温室2栋1.2万平方米,蔬菜和中药材育苗中心各1处,平均亩收入2万元以上;二是娘娘坝镇张山设施蔬菜基地,新建钢架大棚200座,日光温室2座,机井3处;三是大门镇下街设施蔬菜基地,建成钢架大棚135座,平均亩产优质蔬菜4000公斤以上,亩收入1.2万元以上;四是牡丹镇大柳树设施蔬菜基地,新建钢架大棚400座,日光温室1座,硬化道路1600米;五是齐寿镇松李设施蔬菜基地,建成钢架大棚200座,储藏库2000平方米;六是玉泉镇金龙山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日光温室3座2300平方米、钢架大棚4座,引进草莓新品种旭光3号、初恋2个品种3.3万株,预计亩产草莓3000公斤左右,亩收入12万元以上。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今年,我区蔬菜产业通过政府引导,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结合高产、优质、高效、绿色、
安全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设施蔬菜面积3.11万亩(日光温室0.21万亩、塑料大棚2.45万亩、小拱棚0.45万亩),地膜蔬菜9.7万亩,露地蔬菜3.39万亩,亩产优质蔬菜4000公斤以上,亩收入1万多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引进航椒、黄瓜、西红柿、甘兰、菜花、大蒜、西瓜、香椿、草莓等20个新品种;生产过程中,探索出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吊蔓夹技术、全膜高垄破膜点播地膜早洋芋、大蒜旱作栽培等6项实用新技术。通过选育适宜我区发展的高原夏菜品种,全区种植高原夏菜7.8万亩,改变了全区蔬菜供应紧张的局面。今年我区承担的3个市级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现已全部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奖。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建设,更好的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加大科技投入,生产放心安全的绿色蔬菜。
健全产销机制,鼓起农民“钱袋子”。借助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阿里巴巴淘宝网及本地自建平台开设网店,利用天水灜池果蔬批发市场便利条件,建立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灜池蔬菜直销店,以“互联网+基地+小区蔬菜配送”的模式进行网上直销,以信息服务、团购、手机微商等各类电子商务模式,把“新鲜、优质、安全、放心”的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送进千家万户,以质量促营销,以营销促增收,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