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 “书写十九大报告——翰墨含情赞秦州”
迎春主题书法展的征稿启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秦州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打造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带头区提供有力的文艺支撑,我区将于2018年1月举办“书写十九大报告——翰墨含情赞秦州”迎春主题书法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秦州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教体局
(二)承办:秦州区书法家协会
二、征稿范围
(一)秦州区书协会员;
(二)天水市秦州区(含驻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及教育系统师生)书法爱好者,参展者年龄不限。
三、征稿要求
(一)参展作品必须为毛笔书法作品。
(二)参展作品内容:以讴歌党的十九大精神,书写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为主题(书写参考内容附后),全面展示秦州区各条战线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抒发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秦州、热爱生活的情怀。要求作品格调高雅、形式多样。
(三)书法作品入选后由主办方统一装裱,作品尺幅限6尺以内,一律为竖式。
(四)每位参展作者限交1幅作品,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标注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
(五)征稿结束后,由区书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选(不评等次奖),所有入选作品统一展出并颁发入选证书。
(六)展览结束后,所有作品由承办方统一退还作者。四、征稿时间
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月20日。
五、展出时间及地点
展出时间:2018年1月下旬
展出地点:秦州区山陕会馆
六、收件地址及收稿联系人
(一)区文联收稿地址:天水市秦州区文联组联股(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18号政法大楼院子北三楼)
联系人:邢鹏飞(18793898775)
(二)区书协收稿地址:秦州区中华东路步行街
联系人:张杰(18093838520)
七、书写参考内容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5.打铁必须自身硬。
6.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7.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8.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9.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1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4.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16.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8.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19.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0.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21.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2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3.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24.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5.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26.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8.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29.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0.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31.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4.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5.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6.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7.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8.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43.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44.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45.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46.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4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9.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0.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5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5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54.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55.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56.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58.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59.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60.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