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汪川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定,及时安排部署,综合施治施策。按照“十个坚持、十个防止”总体要求,开展垃圾清扫清运活动,为建立全域无垃圾长效工作机制积累了经验,起了好步,开了好头。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防止照搬照抄。在研究制定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时,紧密结合各村各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垃圾现状、结构、分布特点等情况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有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照抄照搬,重复雷同现象。
二是坚持科学有序,防止杂乱无章。在垃圾清扫责任区划分时,紧密结合河长制,始终坚持以网格划分为主,科学划分地域、路段、巷道、沟渠、河道等责任区。制作网格图,公示牌,公布举报监督电话,明确网格员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使管理运行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有力有序顺利推进。改变了随意指任务、派人员的盲目无序状态。

三是坚持脚踏实地,防止急功急利。在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之初,制定了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任务表、路线图,树立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一道渠、一道河、一条路、一片坡、一顷田、一村庄,不遗不漏,拉网式清扫清运,对历史存量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而后转入制度化常态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垃圾清理清运、生态环境建设、卫生习惯养成不能一蹴而就,立见成效,需要克服急功急利思想,持之以恒抓下去。
四是坚持锲而不舍,防止浅尝辄止。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为全镇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吹响了集结号、打响了开局战。经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要保持和巩固现有成果,维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决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五是坚持群策群力,防止单打独斗。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启动之后,各村各单位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群策群力想办法、出点子。老少妇孺皆参与,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全民积极投身参与“环境卫生靠大家,美好家园是我家”活动的热潮。通过此次全民行动,增强了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为下一步实施长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扭转了过去垃圾清扫、卫生维护仅靠镇村干部承担的被动局面。
六是坚持教育引导,防止先污后治。在全域无垃圾创建中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源头管控,尽最大努力减少垃圾产生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少污染。坚决反对先污染后治理,吸取环境污染事件的惨痛教训。

七是坚持主动作为,防止等靠要拖。全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动员会召开之后,迅速行动,积极主动作为,成立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制定实施方案和目标考核办法。各村各单位也积极动员全民参与,成立了清洁队伍,配备了清运车辆和清扫工具,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不等不靠不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给农户购置配发垃圾袋,利用广播每天早晚宣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八是坚持经济实用,防止华而不实。各村委会发挥群众聪明才智,变废为宝找干沟,就地取材制作垃圾屋,利用彩钢板制作了一些经济适实用、美观大方的垃圾屋。既解决了垃圾长期裸露、风吹四散、恶臭熏天的不堪现状,和市场上购买的垃圾箱、垃圾桶相比,又降低了成本,增大了容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实现了屋顶通风散热,屋底液体自然渗漏降解等多种功能。

九是坚持标本兼治,防止表里不一。先动员全民参与“治标”,清理存量垃圾之后,再以长效机制“治本”,实现标本兼治。在垃圾清理过程中坚持不留死角,全覆盖,既注重清理清扫公路、巷道、河流、农田等看得见的面子,又要注重隐蔽的暗渠、河沟、草丛和群众庭园死角、室内旮旯等看不见的里子,既要治理当下,又要谋划未来。形成表里如一,内外一致,里子面子一样美。
十是坚持面面俱到,防止顾此失彼。以全域无垃圾创建为契机,对电线杆上张贴的小广告、破败广告牌、枯枝败叶、污损墙面、陈旧建筑装饰物等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实现地面和空间相互映衬,平面立面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