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在秦州区西关街道的大街小巷、街心花园、沟道水渠里,一群特殊的“清洁工”忙碌着给城市“梳洗打扮”,这些人不是环卫工,而是西关街道广大干部职工和社区志愿者,他们清除城市“牛皮鲜”、拣拾绿化带内烟头、塑料袋,打扫街道卫生,清理垃圾,清理排洪渠杂草淤泥,积极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

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西关街道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以辖区内”两渠三街四小区‘’为重点区域,坚持依法、科学治理,全域、常态治理,尤其是针对排洪渠、城乡生活垃圾、公路沿线垃圾、无物业老旧小区等乱堆乱放问题,采取全街动员、全员参与,定人员、定时间、定区域、定标准、定职责、定奖惩的“六定”办法,街道领导带头,各社区、站所“一把手”负责,全员参与,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治理环境顽疾。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完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一二三四”工作法,力抓辖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气爽的怡人环境。

“一项机制”抓观念。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区域内“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工作中主动加强与卫生、工商、经营业主、城管、辖区机关单位等部门单位的协作,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全员参与工作机制,营造了“人人参与‘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两个方向”抓死角。工作中街道坚持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横到边、纵到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出加强对沿街人行道、绿化带、卫生死角、辖区背街小巷小广告、城市“牛皮鲜”的治理,对重点路段巷道实行全天候动态保洁。同时,为辖区1000余家商业门店和190多个小区、居民院落发放了《“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倡议书》,号召社区广大居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
“三级网格”抓监管。街道在“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中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街道、社区、居民片区、楼院住户四级环境卫生治理网格化监管机制,一级网格由街道领导负总责,二级网格由社区负责人包片抓,三级网格由社区干部,居民组长具体抓,从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全覆盖、无缝隙监管体系。
“四个到位”抓责任。工作中为进一步加大对各网格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街道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始终做到主管领导靠前抓、分管领导全天候抓,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考核,真正做到领导力量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

自西关街道在“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中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以来,经过连续两周多的集中环境卫生治理,街道共组织出动社区党员干部、“红袖标”志愿者、辖区单位职工、物业小区和居民群众800余人次,清理城市“牛皮癣”、小广告2000余张,清理垃圾死角两处,清理排洪渠2处,同时,街道以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确保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为全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