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赶超进位,全县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甘谷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从即日起,县属新闻网站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全面展示全县近五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砥砺奋进促跨越
——安远镇抓党建促发展综述

五年来,安远镇克服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不利因素,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紧盯脱贫攻坚这一目标,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全镇呈现出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省级“生态乡镇”“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始终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目标,以“创先争优”“四议三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坚持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各支部的学习教育,各支部都制定了推进计划和学习计划,按照9+3的主题扎实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各支部都开展了承诺践诺评诺,切实抓好查摆出来问题的整改。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作与经济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推进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发展。加速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保持了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廉洁和勤政为民。三是抓班子、带队伍,增强战斗力的凝聚力。镇党委充分强化基层党委的核心作用,按要求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集体议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四是严格干部队伍管理。并根据工作实际,对全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情况进行了及时调整,制订了《安远镇党委委员包片包村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靠实了干部责任,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上下衔接、责任共担、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五是加大农村干部培训,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六是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通过村干部培训、场所维修等方式,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成效明显,村“两委”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七是先后投资1150余万元,对全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改扩建和维修改造工作,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配套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0000余平方米,并为各村购置了办公用具,村级办公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应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成为了聚人气,凝人心,广服务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脱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以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技术等为主培训农民11500余人次。全镇规模养殖场达到23个,规模养殖户达到268户。禽流感、口蹄疫免疫率达到100%,其它疫病免疫率达到95%以上,专业场户建档率达到100%。按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新建果园面积达25600亩,建成了后川沟流域、王窑流域、鸭儿沟流域等三个苹果基地,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果品冷藏库4个,促进了全镇果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全镇新发展中小企业11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50户,进一步强化了商贸兴镇的发展战略。劳务输出能力不断增强,累计输出劳务人员56000人次,创劳务收入达6.25亿元。完成了董川等19村沼气能源建设项目420口,同时配套固林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27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全镇大街小巷的卫生死角,及辖区内的杂物、柴垛及乱堆乱放的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在甘通路沿线、沙滩村共新建花坛5.7公里,文化墙350米,镇村容貌焕然一新。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五年来,先后投资19.53亿元,全镇共新建梯田32800亩,新建通畅公路181.5公里,通达公路79.4公里,桥涵3座,全镇通行政村道路实现了水泥硬化全覆盖,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村内巷道水泥硬化43.8公里,新建排水渠500米,全面完成了西北、东北人饮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了全镇46000余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巩川新村、柳城佳苑、柳城新村三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正在建设之中,完成了散渡河堤防治理工程安丰渠渠道维修9公里,店子村田间灌溉渠道6公里,在蒋山、菜子山等村新建蓄水坝3座,配合完成了甘谷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750输变线路35个基站的征地补偿工作,完成灾后重建421户,农村危旧房改造627户;完成了后川沟流域、鸭儿沟流域、王窑流域等13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认真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六个精准”,积极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认真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制定了《安远镇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九大工程、决战扶贫攻坚、实现整体脱贫”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增加贫困村群众收入这一核心任务,提出了“贫困村三围绕,贫困户六落实”的措施(“贫困村三围绕”即:紧紧围绕方案抓扶贫,紧紧围绕需求抓帮扶,紧紧围绕项目抓脱贫。“贫困户六落实”即:落实2亩地膜粮食,解决吃饭问题;落实2亩果园建设,解决产业问题;落实1人外务工,解决生活问题;落实1户贫困贷款,解决发展问题;落实1个帮扶项目,解决突出问题;落实1个危改项目,解决住房问题)。建立了贫困村主要领导帮扶责任制度,对确定的粮食增收、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提升、社会保障、文化发展、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整治、镇区提升工程等“九大工程”共50个项目。抢抓全国供销综合改革试点县机遇,强力助推精准扶贫,着眼为民、便民、富民,提高精准扶贫实效,强化拓展为农服务职能,在19个贫困村认真开展“三社合一”改革工作。在老庄村进行“三变”改革示点工作。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方式,城镇空间结构基本形成,镇区面积由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平方公里。五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约1.8亿元,拆迁面积25000余平方米,腾出道路面积13000余平方米,镇区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排水渠建设及绿化、亮化工程、市场建设已全部完成,安居小区已具规模。全镇新建商铺达550间22000余平方米,成立了镇区行政综合执法队伍,配置垃圾清运设备和卫生管理人员,12名环卫工人对镇区每天进行全天性的清理,洒水车每天上街洒水,垃圾实行定点,定时倾倒,做到日产日清,统一集中处理,镇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占地面积5.7亩,总投资3100万元,建筑面积2栋7层1.28万㎡,共9个单元125套的福兴家园商住楼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同时配套建设商铺1300㎡。总投资7000余万元,占地13亩的柳城佳苑正在施工建设,拟新建18层住宅楼3幢5个单元,其中,住宅面积3300平方米,地下车库4000平方米,商铺5000平方米,配套建设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西城村村级活动场所500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促发展。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大镇创建活动,结合文化活动,开展政策法规教育。“十二五”期间,全镇共新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6处,农家书屋、文化室实现了全覆盖,全镇各村都组建了健身队伍,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升。一是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省级生态镇”和“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二是五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26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实现了发案少、治安好,人民满意的目标。三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减少或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出生率始终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五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力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33500平方米,幼儿园7所,甘谷三中初中部正在建设之中,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科教兴镇战略,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35期,培训各类专职技术人员10625人次。六是全面完成了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工作,参保率均达97%以上。新建村卫生室16处,农村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七是对各类粮补、农资补等29项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坚持以“一折统”形式全部发放到户,实行“封闭”运行。五年来,全镇共发各类惠农资金7850余万元。八是新建政务大厅150㎡,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用具,开设了8个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社保大厅和农技中心建设。九是争取资金10万元,对我镇宋代古城和杨六郎墓进行和维修和管护,进一步提升了我镇的文化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