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秦州区西关街道按照上级禁毒委要求,以创建无毒街道为目标,不断夯实戒毒康复工作模式,创新禁毒宣传方式方法,以“禁毒20条”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戒毒康复工作,力争街道社区禁毒工作再上新台阶。
1、突出“一把手”工程。近年来,西关街道始终把禁毒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把禁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禁毒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禁毒的日常工作。同时,各社区和辖区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把禁毒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了对禁毒工作的领导,确保了禁毒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落实层级责任。为了健全责任机制,街道通过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的形式,落实禁毒工作责任。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各机关单位、各企业、各社区、各中小学校签订禁毒责任书,各社区分别与各片区签订责任书,从而建立起街道抓总、社区抓区、片区抓户的禁毒责任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禁毒工作。

3、织密禁毒网络。街道按照“街巷型、楼院型、单位型”标准,把全辖区划分为41个责任区,实行街道、社区、片区三级网格化管理。街道为一级网格,负责对禁毒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推动和监督、考核;社区为二级网格,落实对网格的任务指派、考核评价等;片区为三级网格,实名配置网格管理员,负责网格内的日常巡查和政策宣传,做到了管理精细化、工作科学化。
4、经费保障到位。街道将禁毒工作纳入社区财务预算,建立与本辖区毒情形势相适应的禁毒经费保障机制,足额保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和禁毒宣传经费。先后投入10万余元进行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教育和禁毒长廊建设。在辖区人流比较集中的蔬菜市场、花鸟市场设置高标准固定禁毒宣传阵地,确保禁毒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推进“6.27”工程。充分利用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禁毒宣传片、禁毒专题讲座、禁毒教育课程等载体或平台,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群众”禁毒宣传效果。同时在辖区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由班主任、思想品德课老师等兼任禁毒课老师,对学生开展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在全辖区掀起了开展禁毒“6·27”工程的新高潮,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识毒、拒赌、防毒的意识和能力。
6、创新宣教方式。街道紧紧围绕“九进”活动 (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进市场、进小区、进巷道、进院落、进重点场所),把禁毒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共受教育的良好局面。

7、优化禁毒队伍。按照工作实际要求,在各社区配备禁毒专职专干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社区戒毒工作有人抓;多渠道全方位壮大戒毒康复帮教服务志愿队伍,充实社区禁毒工作力量,引进戒毒康复心理救助服务团队,配备专业心理医生,使吸毒者早日戒除毒瘾,控制复吸和新增。
8、领导带头授课。全面开展“禁毒责任重、我来讲一课”活动,街道全体领导和社区负责人都要掌握禁毒知识,都要能进得了课堂、讲得了一课,全年参与授课活动4次以上,包片领导及各社区负责人、禁毒专干按照计划安排,定期深入辖区单位、学校、企业开展禁毒教育宣讲活动,向辖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禁毒、防毒宣讲,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群众的禁毒知识。

9、部门联合推进。街道充分发挥宣传、司法、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职能优势,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综合施策、多元共治、整体发力,创新禁毒宣传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各类整治和帮扶救助活动,努力行成社会参与、部门合力的禁毒工作良好格局。
10、倾力打造示范点。按照“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创建示范单位(点)为引领,创建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进示范点,以示范带动模式,大力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先后在辖区创建了一批布局合理、内容详实、功能齐全、辐射面广、发挥作用的示范学校、单位、社区,并组织人员对示范点的经验做法进行观摩学习,全面推广普及示范点经验,达到示范带动、整体提高的效果。

11、突出重点场所。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歌舞娱乐、宾馆酒店、洗浴桑拿、商务会所等公共服务场所的禁毒检查,督促各娱乐场所落实各类禁毒措施,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禁毒宣传标志和禁毒禁令标志,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向从业人员讲解禁毒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从而进一步强化重点场所禁毒管理,提高从业人员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12、抢抓重要节点。开展群众性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结合3、6、9月禁毒宣传活动月以及“6·1”《禁毒法》宣传日、“6·3”虎门硝烟日、“6·26”国际禁毒日”、“12·1”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毒品知识进万家”、“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节点,把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力争禁毒教育达到全覆盖。

13、设立永久标语。为增强禁毒宣传的长期性和实效性,西关街道加大资金投入,在辖区内繁华路段制作了永久性禁毒宣传标语,以醒目的色彩和简洁深刻的内容吸引过路群众,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居民的防毒禁毒意识。
14、强化人员监管。街道通过制定方案,细化禁毒工作措施,强化台账建设,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记录齐。加大对在册吸毒人员的管控,按照社区、街道、派出所三级抓帮控的原则,对戒毒康复人员采取相应帮控措施,落实包保人员,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净化周围环境,杜绝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复吸现象发生。

15、落实社保政策。持续完善促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工作,依托社保、民政及社会各界力量加大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和社会救助力度,确保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90%以上。
16、重点整治后进。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定期进行动态考评,实行末位排名制,对宣传发动不够深入、清查排查效果不够明显、台账资料不够健全的列为重点整治单位,集中力量整治突出问题,对整治效果不明显的社区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切实增强抓好禁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7、扩大舆论宣传。街道高度重视禁毒舆论宣传,采用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禁毒舆论氛围。通过悬挂禁毒条幅、摆放禁毒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创排禁毒文艺节目等形式,全力加大社会宣传;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禁毒网络宣传。同时,注重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宣传在禁毒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像、网络上有帖、手机上有图”的禁毒宣传新格局。
18、关注微信平台。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群众禁毒的力度,帮助干部群众方便快速地了解有关毒品预防的相关知识,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订阅中国禁毒、甘肃禁毒、秦州禁毒微信平台,并要求干部职工在各自的朋友圈对中国禁毒微信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大家积极关注、共同了解禁毒知识。目前各级禁毒微信息平台关注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

19、确保种植“零产量”。组织全辖区群众的力量,开展踏查铲毒行动,彻底铲除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强化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放了罂粟植物图画帮助居民辨认,积极鼓励广大居民检举揭发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并给予现金奖励,实现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目标。
20、创新工作机制。西关街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逐步建立配套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如戒毒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社会帮扶解困、宣传教育机制以及宣传奖励机制,推进禁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至目前,永庆路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已全面铺开、“禁毒责任重,我来讲一课”活动正式启动、永久宣传墙宣传牌引人注目、就业帮扶措施有效落实、全街道禁毒防毒氛围浓厚……禁毒20条的有效实施,有力推动了西关街道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局面和强大声势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