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抹去的记忆
姚某/口述 柳迎春 王怀宁 /整理
毒品给我带来的伤害是永远无法从我记忆中抹去的。
我和丈夫于1990年结婚,结婚的第二年孩子出生。虽然当时家境并不富裕,但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在孩子两岁时我发现丈夫染上了毒瘾。此后我多次劝诫他尽快戒毒,重新做人,他非但不听,还对我拳打脚踢,于是我在一气之下,也吸上了毒品。
毒瘾作祟时,我经常茶饭不思,浑身颤抖地卷缩在地上,大吼大叫,涕流满面。为了吸毒我们变卖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后来丈夫背着我开始贩卖毒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95年丈夫因贩卖毒品被公安局抓获,判了有期徒刑7年,我也被责令社区戒毒3年。
丈夫服刑后家里只剩下我和孩子。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我近乎失去了生的念头。当社区帮教工作人员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常常给予我帮助,并和我沟通交流,帮我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这种无私的关爱使我下定决心坚强地生活下去,争取早日戒断毒瘾。在之后的日子中,社区帮教人员还为我申请了低保,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我也正是在这样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年的社区戒毒不仅使我顺利戒断了毒瘾,更为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回馈社会。此后,我自愿担任了社区居民组长。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多名身有残疾的孤寡老人。期间帮助她们买菜、洗衣、打扫卫生等。虽然忙里忙外,但我在帮助她们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同时我又加入到社区禁毒志愿者队伍中,经常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痛诉毒品的危害。
2010年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4年我被推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加入了刚成立的社区大巡防、小巡防、楼院巡查员、安全监测等队伍。现在我的生活已焕然一新,我所在的支部也获得多项荣誉。
经历艰难险阻,我又重新起航。那些无法抹去的沉痛记忆,也时常警醒我,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