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德艺双馨画家雷希文
石 岩

雷希文,笔名樵夫、庄月柳,号陇右布衣,1947年生于天水,副高级国画艺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书画院特约画师、国际书画名家交流展委员会名誉主席。
他,经历丰富,当过工人、职员、干部,还差点成为军人,但始终执着丹青,把一生献给了无比所爱的艺术事业;他,成就卓着,在多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数十次入选各类大展,获得多项个人荣誉,受到着名艺术家的高度评价;他,生性淡泊,虚怀若谷,为人低调,品德高尚,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他就是天水着名画家雷希文先生。

雷希文最初喜欢画人物和花鸟,后来又把创作领域扩大到了山水画上。多年来,雷希文虽然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但他仍然钟情于西部的山和水、家乡的树和村。这不仅凝聚着他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更重要的是他离不开对家乡的山水那种与生俱来的独特感受。因此,他把更多的感情融入到了山水画中,着力表达西部人坚韧不拔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雷希文一生勤奋创作,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国画作品,不仅深受国内广大群众的青睐,而且走向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显着的成果,众多的殊荣,的确名至实归,令人刮目相看。

——先后在北京、山西、兰州、天水、武威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1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展览有两次:一次是1988年5月23日—30日,在兰州文化宫由甘肃美术家协会、甘肃省国画家学会、天水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雷希文国画展》,共展出作品80余幅。另一次是2006年4月4日—9日,天水市美术家协会、中国国画家协会在天水陕省会馆主办的《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雷希文国画展》,共展出作品106幅。为画展题词、题诗的有着名书画家雷正民、姚有多、陈伯希、朱冰、周克文、罗成立、李秀峰、孙良、李宝峰、郭静全、耿汉、康金成、宣兵、李宝珠、黄汉卿、张平无、汪献强、郑仁泉、张润秀、程九军、谢新安、付胜等。

——作品入选全国各类美术展览30余次、获奖10余次。参加的主要展览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主办的“王羲之故里国际书画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律师美术书法作品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展”,其他权威机构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展”“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展”“中华全国书画精品展”“第二届国际华人书画展(法国)”“第九次诸葛亮全国研讨会书画展”“第二届全国杜甫研讨会书画展”“纪念书贤颜真卿大师诞辰1303周年书画展特邀画展”“纪念岳飞诞辰908周年全国书画展览”“全球华人龙年龙字书法展画集”。尤其让他欣慰的是,他的作品《毛主席诗意画》于2003年12月26日入选“纪念亲爱的父亲毛泽东主席诞辰11O周年书画展”,被毛主席亲属收藏,并收到了由毛岸青、邵华、毛新宇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在我们敬爱的父亲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您怀着对毛主席深厚感情而作的书画作品,我们全家非常高兴,并将您的作品永久珍藏。特此表示深深的谢意。”雷希文说,能用画笔、以自己的作品参与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活动,并得到毛主席亲属的肯定,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获得个人荣誉10项。1983年加入甘肃省美术家协会,1992年获天水市文联颁发的从事文艺工作三十年艺龄证书,1995年被天水书画院聘为特邀画师,1996年中国书画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书画家”称号,被菏泽市书画研究院聘为名誉院长,2004年中国国画家协会吸收为长期理事,中国作协《文艺报》社《艺术人生》编辑部授予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认定的“副高级国画艺术师”职称,2011年被国际书画名家交流展委员会聘为名誉主席。

——国内多家媒体及书刊多次报道。雷希文的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艺术人生》《中国书画报》《书法报》《天津日报》《甘肃日报》《甘肃书画报》《甘肃画报》《西安晚报》、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其作品和传略入编《中国文艺55年》《中国文艺家专集》《世界英豪》《画苑英萃》《翰墨神韵》《艺术家风采》《中国书画家大词典》等大型书刊。
这些沉甸甸的奖项和荣誉,既是对雷希文多年创作探索的肯定和褒奖,又是对他长期辛勤耕耘的一种回报。

雷希文先生的国画艺术与思想品德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1982年着名画家石鲁先生观其画后评价:“其人笔墨大胆日后必有所发展前景”。1987年3月19日《西安晚报》指出,雷希文的国画《柏松》把水彩画的某些表现手法用在国画创作上,大胆新颖,耐人寻味。1988年5月28日《兰州晚报》评论,雷希文的作品多为甘肃风情、名胜古迹,表达了作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陇原大地的热爱之情,他的风格为浓墨重笔,以写实为主,虚实结合,在他的笔下,山凝水重,草木枯荣,构思大胆新颖,结构严谨耐人寻味。由于他多年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他的画风融工笔与写意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在各地展出时受到各界好评。1991年9月25日《生活环境报》对《清香时节》赋诗评论:“平凡之中透清香,品香自有幽人知,长英绿叶窈窕姿,独含金秋发花迟”。1998年7月31日,在天水市麦积区文化馆举办的《雷希文国画展》上,天水着名诗人王耀基、王柄当场题诗赞颂:“新阳众口赞丹青/周隼(sun)梦鸡郭虎雄/青出于蓝松竹秀/雷君笔下醉春风”。
2006年着名画家郭克先生赞誉:“其人自小热爱绘画,介绍之人甚多,观其大作颇具艺术素质,运笔生动流畅,笔随文意,作品朴实无华,独具自己个性风格,颇有才华。”2007年着名文艺评论家雷达先生观其画后称赞:“山水画画的笔墨功夫到家,作品有个性,你也是甘肃一家。”
2009年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寰球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惠正发表评论认为,“雷先生四十余载,痴醉丹青,浸淫笔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矢志不渝,笔耕不辍,先生艺术之事之深之坚实可敬矣。”他说,雷先生用笔苍劲、娴熟、老辣,注重骨法用笔,执着大胆,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俊逸苍劲相间之风,雄浑疏淡共济之韵跃然纸上,熠熠生辉,飘逸传神,故其笔下氤氲流动、草灵木秀、山水花鸟展如生之势,惟妙惟肖也。皴擦点染,得心应手,点如山颓,滴如雨骤,豪迈洒脱。此豪放之情与法度严谨之笔法相揉,超然于艺术之上。线条与生命有机结合,将画面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是先生之业可成矣。雷先生生性淡泊,虚怀若谷。游艺术之海,且以雅正气度,步艺术情境,求心灵旷达。此志可赞,行之坚定,必有所成。
1994年6月,上海市民黎黎、王绮雯夫妇给雷希文来信说,为了让美国留学的儿子时刻牢记祖国的山山水水,特烦请大师您代劳画一幅山水画,并要求题款“回首瑰丽山河,聪明智慧摇篮”于画上。接信后,他立即创作山水画一幅,邮寄黎氏夫妇、转寄美国留学的儿子。
1996年,离开大陆已50年、年届70多岁的台湾老人顾以源先生,思念祖国心切,来信要求雷希文先生为他作一幅描写祖国山河的画,他迅速画了一幅传统山水画,寄往台湾。这位老人收到作品后,感慨万千,说这幅画了却了他思念祖国的心愿。
人品如画品。作为凤凰山脚下、渭水河畔走出的一位画家,雷希文心地善良,淡泊名利。凡是喜爱他的画的人,有求必应,均满意而归。先后无偿赠送出数百幅作品。胸怀广阔,为人谦和。多年来他给国内报刊推荐宣传书画家50余人、发表作品200多幅。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从不炒作,也不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他认为,画家要画画,凭作品说话,展示自己的水平,不能自吹自擂。意志坚强,坚忍不拔。在绘画的道路上艰苦探索、从不停步。
已近古稀之年的雷希文,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坚持每天创作国画的同时,研习书法、参加考级,已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书法八级证书。我们期待雷老师书画并进,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作者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雷希文作品

雷希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