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社情民意“零盲点”,街道社区设立信息收集信箱,开展“民情记事本”活动,对社区孤寡、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二是矛盾纠纷“零激化”,街道社区专门建立调解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倡导“知民情走进千家万户,解忧难费尽千辛万苦,调纠纷不怕千言万语”的“三千”精神,做到解决问题到前沿、顺情绪、解心结、抚民心。三是社区服务“零距离”,通过街道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居民群众提供文化、法律、家政等全面服务,制定限时答复办理制度,形成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快捷化服务格局。四是关爱帮扶“零缺失”,真正深入困难群众院落,摸清困难职工的困难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帮扶和救助。五是共驻共建 “零障碍”,充分发挥辖区单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优势,以“共建一个家、共织一个网、共出一份力、共献一份爱”为主题,构建共驻共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推进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