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龙山镇干群齐心栽树忙(组图)
(2017/3/28 10:35:17)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马德海  打印本页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连日来,龙山镇抓住一场春雨过后土地松软的有利时机,集中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龙山大地再添新绿。

  3月26日,当笔者走进洪家堡子龙首山森林公园和西梁山街亭森林公园植树现场,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挥汗如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大家在各自划分区域内,分工有序,挖坑、植树、填土、浇水,配合默契,笑声不断。

  龙山镇干部马勇自豪地说:“现在政府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自己参与其中,不仅绿化了居住环境,还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团结。”

  西门村村民马刚指着眼前的一片片树林高兴的说道:“这几年,镇上组织我们一直在这里栽树,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环境向好的变化,四季锻炼的人络绎不绝,尤其到了春天满山杏花开了的时候,更是游人如织。”

  “扶稳树苗,回填泥土,再踩一踩,树苗就固定住了……”在场的林业局技术人员一边培土,一边细心地指导大家植树。

  “作为一名农民党员,我响应镇党委的号召,参加了镇上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我要用自己的双手,为绿化龙山尽一份力量。”龙山镇官泉村党员张水军告诉笔者。

  龙山镇党委书记陈金海介绍到:“今年,我镇将春季植树造林作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苗木早安排、物资早准备、地块早落实,采取统一规划、专业打坑、集中供苗、全员参与等多种方式强力推进造林工作。计划完成春季绿化补植补造1050亩,栽植塔柏960棵、云杉1442棵、柳树1510棵、香花槐2610棵;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49亩,栽植刺槐15099棵、核桃2554亩、花椒2493棵。”

  2015年以来,龙山镇启动实施了“三山两线一城”生态发展战略规划,掀开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大幕。“三山”即:北山、南山、西梁山,建成第二轮退耕还林示范点。北山以汪堡、树坡2村退耕还林为主,集中流转土地500亩,栽植花椒、刺槐83500;南山以南梁村300亩退耕还林为主,栽植刺槐5万棵;中部以西梁山街亭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退耕还林300亩,栽植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00亩、4500棵;栽植塔柏、香花槐、刺槐、侧柏为主的生态林200亩、33400棵;补植苗木300亩,栽植侧柏3万棵。“三山”公路沿线栽植金丝柳6000棵,新疆杨2700棵,塔柏、香花槐4000棵,行道树绿化总长度达9.5公里。“两线”即:马河——芦塬“十里生态长廊”和西沟——马黑曼美丽乡村示范带。栽植行道树15公里,速生柳18700棵,制作方格网种植三叶草10000平方米、九月菊、蜀葵等花卉15000株。“一城”即龙山镇城区,沿滨河路和城区人行道栽植红叶栎5534棵,形成以景观树为特色的城市绿化,并在路牙种草种花,扮靓镇容镇貌。

  在大规模的造林绿化中,龙山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探索出了“五统一、六结合”的有效做法(即: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统一苗木调运和质量标准、统一工程整地、统一栽植技术、统一管护;坚持将走群众路线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坚持将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条件相结合、坚持将体现脱贫致富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坚持将体现生态整体效益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坚持将体现社会效益与义务植树相结合、坚持将体现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强力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先后创建为“市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文明乡镇”,使全镇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三年来,全镇共完成造林2520亩、建园3800亩、公路行道树25公里,栽植塔柏、香花槐、金丝柳、速生柳、侧柏、新疆杨等各类苗木共计25万棵,全镇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今年,龙山镇将在实现北山、南山、西梁山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和马河——芦塬、西沟——马黑曼交叉两线提质增效之外,着力打造洪家堡子龙首山森林公园,全镇将形成‘四山两线一城’的绿化格局。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春季建园,在实现荒山增绿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努力走出适合龙山镇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摄影相关图片
一场春雪让天水的这个村庄美成了 麦积山的这场春雪,惊艳了世界 秦安的这碗汤是一绝(图) 天水的这场春雪,惊艳了全城!(图 大山里的蚂蚱笼(图) 张家川县龙山镇春耕现场(组图) 探访甜醅的制作过程(图) 天水在线探访袁记花馍(组图) 天水在线走进张家沟村逛庙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