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天使百合
——记秦州区妇幼保健所医务科科长田青莲

田青莲,女,1968年11月出生,主治医师,现为天水市秦州区妇幼保健所医务科科长、妇产科主任。从医20多年来,她以白求恩精神鞭策自己,始终如一,恪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广大患者和同行的赞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清水县十大杰出青年、天水市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牢记宗旨,医德高尚
田青莲大夫救死扶伤,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当作至高无尚的宗旨落实于行动之中。她深知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和责任重大,面对孕妇,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至少两条生命的危险,波及到多个家庭。为此,无论给哪位患者检查她都慎之又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她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每一个病人都认真负责,不管大小手术,都亲自做好手术准备,查阅相关资料。遇到复杂手术或疑难病例,常常忘记了吃饭,有时术前为了弄清楚手术过程的某一个细节,连夜查找资料,反复思考,直到满意为止。就是这样对业务的一丝不苟,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执业以来诊治妇产科住院患者26400余人,主持手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承接新生儿无数次,还多次被抽调下乡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和义诊。同时,由她主持在全所开展孕期保健筛查等新业务,降低了围产儿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科在高危妊娠管理和产前诊断方面的水平,开展了子宫肌瘤、宫外孕等妇科手术,填补了我所这项业务空白。
产科病人由于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分娩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病人及家属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出现不理解或其他不理智的语言和行为。身为产科负责人,她不怕麻烦,经常反复回答病人和家属许多询问,研究病情,认真治疗,耐心解释。面对责怪和抱怨,她毫无怨言,一如既往的为减轻病人的痛苦而工作着,用自己满腔热情和温暖感动着每位患者的心灵。甚至主动帮助家属照顾大人小孩,视病人如亲人,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在我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正是她心里装着病人,把病人当作亲人,她才会对就诊的患者不分身份职业,不分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只要是工作需要,她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病人面前。曾有一名患侏儒症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妇女慕名找到了她,这位妇女已经怀孕5个多月,众所周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怀孕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这位妇女和家属非常想生下这个孩子,看着他们急切和求助的神情,医生的神圣职责让她这样说:“你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心愿,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你们的愿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经常主动联系这位孕妇,进行严密的妊娠期监护和科学的健康指导,直到一名健康的男婴经她手顺利降生在人世。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她工作经历中已经数不胜数。
多年来,她整天奔波在工作第一线,白班夜班经常连轴转,筋疲力尽,但无怨无悔。农村孕产妇大多住在偏远山区,为省钱图方便,总想在自己家里生孩子,这样便导致难产与夜间急诊病人增多,不管是星期天、节假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自身有病,她都是随叫随到。去年元旦前夕,正当她和家人团聚时,一位难产患者急需接诊,新生儿重度窒息,在术中需要急救复苏,她毫不犹豫对新生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天亮时新生儿的哭声伴随着新年的炮声宏亮响起,看到家属激动的笑脸,她感到无限欣慰。诸如此类患者家属看来是非常感动的事,她却做了很多。她始终把方便病人、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十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无私奉献,廉洁行医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光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田青莲同志不仅具有高深的理论水平、精湛的医疗技术,更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医德。她认为,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自尊自爱的医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自觉地爱护病人,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亲情服务。她处处为病人着想,热诚相待、认真负责,真心实意地帮他们排忧解难,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惑释疑。在她心里装着的是如何提高诊断诊疗水平,降低住院天数,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把医疗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医生要想方设法为病人治病疗疾”是她的工作目标。她不仅要求自己有精湛的医术,还用真情面对每一位患者,不图任何报酬。自觉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要红包、不乱开医疗检查、不开大处方。一次,有位42岁的孕妇因重症妊高症入院,切盼孩子的心情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使该孕妇思想负担较重,田主任得知后,耐心开导其配合治疗,血压平稳后患者家属拿出现金要感谢她,且哭着要求收下时,她对家属真诚的说:“你们看病花钱,检查治疗是我应尽的职责,这钱我是绝对不能收的”。断然拒绝了家属的要求。
积极进取,严谨务实
自从田青莲大夫担任妇产科主任以来,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如何更好地履行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如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成为她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她为自己制定了更好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并将此学习与科室管理、业务能力的提高等理念融为一体。在以往工作中,区妇幼保健所住院部产房没有配备助产士,产程的观察与处理都由大夫负责完成。产科工作忙乱,计划性差,属于高风险科室,许多医生不愿意从事产科专业。而她从21岁开始就从事产科工作,遇有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夜间急诊手术,她总是首当其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她所热爱的工作中。她认为“团结和睦的氛围是整个科室发展奋进的保障”。作为科室带头人,她不仅注重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对科室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也同样关心,谁有思想情绪、有困难,她都及时尽力的去帮助,不断加强科室团队合作精神。在她的带动下,妇产科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团结奋进,积极进取。成为医院的重点业务科室,2013年获得全市卫生系统优秀护理单元奖。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她认识到,只有靠自身的清正廉洁,为大家做出榜样,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要求别人,管好科室。因此,在工作中她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有些病人家属盼望家人康复心切,术前送“红包”、送礼或宴请,她都婉言谢绝,她深知,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她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只能雪中送炭,不能乘人之危为自己捞好处。在她的带头下,全科同志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在全科室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
正是凭着她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在取得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病人的厚爱、同事的尊重和同行的认可。
钻研医术,不断创新
田大夫是我所妇产科业务骨干,但她从不满足,技术上总是精益求精。她认识到“过硬的技术是发展的前提”,为了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在巩固和完成临床业务的同时,她在新开展的业务上下功夫,不断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她从来不满足已有的技术和水平,她说:“从事产科临床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技术上,她更是认真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在全面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在高危妊娠诊治、产科危重病人抢救、难产处理、产前诊断和优生遗传咨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白天病人多工作忙,没有时间看书,她就利用晚上在家看书学习,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类研析,调整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经常忙到深夜。由于她好学上进,医院先后2次选送到兰医二院和天津河北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通过学习,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与科内同志一道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改良了我所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模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使我所妇产科业务技术和信誉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她在实践中经常总结临床经验,坚持撰写医学学术论文,先后在全国和省级等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婴儿性别对产妇的影响”在《中国保健杂志》上发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她把个人得失放在身外,一心扑在工作上。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做贡献。特别是在家庭与工作常常发生冲突时,她总是尽力克服个人生活中的困难,以工作为重,更是以所为家,带头加班加点,早来晚走。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路上淋雨感冒高烧,她准备送其去医院治疗时,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一名患者出现了产后大出血需要急救,她一声不吭将孩子留给了丈夫,马上赶到医院。老父生病时,丈夫出差,她在手术台上,是邻居将其送入医院……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多年来,她几乎没有双休日,也没有享受过一次长假,更没有过一个安稳年。每当提起这些,她就充满了对家人的歉疚。在患者面前,她是个好医生,但对丈夫和孩子来说,她觉得亏欠太多。繁重的工作,使她积劳成疾,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胃炎等疾病。再加上经常性的上夜班、加班加点使她体力不支,身形憔悴,她用自己瘦弱的手臂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田青莲大夫即是好医生又是好老师。对身边医生要求严格,技术从不保留。工作中身体力行,手术操作手把手的教给年轻医生。她以全新的科室运作机制及理念管理科室,使医院产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提高。她以身作则,在热情服务、遵章守纪方面为全科人员做出了表率。她经常给全科人员讲: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要对得起患者,对得起作为医生的良知。在她的带领下,住院部产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家自觉加入到关心病人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中来。
多年来,她默默无闻,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田青莲同志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努力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示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