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药材路”打好“文化牌”
------秦岭乡多业并举助推精准扶贫

(秦州区外宣办 辛志锋)今年以来,秦岭乡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坚持走“调结构、兴产业、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路子,结合乡情,立足资源和优势,在“精准扶贫”主旋律中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及乡村旅游产业,助推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

按照“政府牵线、金融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发展特点,尊重广大农户和企业的主体意愿,坚持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群众大力实施土地流转,采用“企业+中药材基地+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走好中药材发展之路。积极引进天森药业、茂丰药业2家公司,在秦岭乡中心、石家河、斜坡等村建立连翘、金银花种植基地3个,种植连翘3200亩、金银花1500亩。科学引导,强化技术服务,以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为重点,手把手、心连心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用真心、真情、真诚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全面完成了3个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建设,涵盖石家河、梨树、竹林等9村,完成麻山头、斜坡两村510亩退耕还林连翘栽植。目前,全乡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12000多亩,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按照“政府搭台,贫困户唱戏”的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农旅发展、文化指引”的新路子,打好“乡村文化旅游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把“中药材基地”变成了“文化旅游园”,把“穷山”变成了“靠山”,把“农民”变成了“老板”。4月16日,秦岭乡启动了由乡政府主办、天森药业承办的“赏万亩连翘花海、采摘金银花蕾、体验农家生活、访秦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文化旅游活动。自旅游活动启动以来,赏花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每天到秦岭乡旅游团队及人数达500人以上,由乡政府支持贫困农户新建的5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纯正的农家菜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他贫困户将当地丰富的土特产进行了集中展示和推销,增加了群众收入。活动期间,天天天水网、天水在线、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积极参与宣传报道,扩大了秦岭对外影响。同时,积极引进天森药业公司,创办“天森文化创意园”项目,项目由乡政府规划,甘肃天森药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500万元进行建设,以深度体验中药材种植为主导,打造集旅游、观光、养生、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六位一体”的养生民俗旅游体验示范项目。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介入,贫困户参与,既拓宽了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又提升了文化旅游品牌,助推了精准扶贫。

(游客前来游玩)

(游客前来游玩)

(游客前来游玩)

(新栽连翘长势良好)

(新栽连翘长势良好)

(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游客品赏农家菜)

(村民在自家门口作起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