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姣:传承孝道 传递爱心
------记天水市虚拟养老院徐姣
徐姣是天水市虚拟养老院、天水庆泽园实业有限公司、庆泽园煎饼屋、大和副食品商行法定代表人。下岗后2万元起步,发展为拥有2000多万的固定资产,40多名员工,从租70平方米经营场地到征地8400多平方米的自建生产厂区。从一个项目到三个、四个项目的发展,到回报社会,做非盈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传递爱心发起社会公益性活动。其间倾注的心血和汗水三言两语难以说完。
山村幼年艰辛路
我出生于甘肃、陕西、宁夏三省交界处的边远庆阳老区,16岁那年,初中毕业了,本可以继续读高中,完成上大学的梦,但那个艰苦的生存环境,使我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可是,不愿重复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渴望走出大山,看到更大的世界,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1998年当兵的三哥回家过年,知道了我的心愿,征得父母同意,并帮我联系到庆阳环县医药公司工作,终于如愿以偿了。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我转到天水国营摩托车城工作后又进入天水宾馆、秦税印刷厂(现甘肃省兴瑞防伪票证印刷公司)工作。数年光景,辗转周折,一般人遇到这样的奔波,早已筋疲力尽了,但贫困的山村生活造就了坚韧性格,每到一处,都全心投入,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心里头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论干什么,都要干好、干漂亮,就这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就这样靠诚心与执着来体现着人生价值。
下岗创业荆棘路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她干得有起色时,厂里不景气了,无助、无奈,但我在减员增效的号召下,看到多年老职工的困境与无奈时,一个独立创业的念头萌发了。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下岗、失业,冷静的思考了一番,在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下,走兰州、闯宁夏、奔西安,在陌生城市和陌生面孔之间闯荡着、奔波着。一次又一次给自己打气,要创业,要用行动向社会证明我的存在和能力。最终认为,干过餐饮,还是从餐饮找突破。先从打工做起,始终想着在为自己积累经验,始终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2005年底攒够了2万元,决定开个小店。回到天水,身无分文的我开始了四处借钱,在亲友的帮助下,凑齐了4万元。在天水市青年北路,开起了天水第一家煎饼屋。取名“庆泽园煎饼屋”,门店的装修、布局、设计等,都认真思考、亲手设计,爱庆泽园煎饼屋尤如爱自己,更能亲如姐妹般的爱我的5名员工。万事开头难,开业一个月下来不但没有赚钱而且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支付。我知道诚信是创业的敲门石,父母兄长也常这样教导她做生意先做人的理念。于是抹下面子,第二次向亲戚朋友们伸手借钱,借到钱后立即将员工的工资一分不少发到手。通过努力,人们对煎饼有了了解,生意也逐渐火了起来。酒香不怕巷子深,或者是老天不负有心人吧,很快她的餐馆出现了让人可喜的景象。逐步拓展一分店、二分店、三分店。
创新追求辟新路
通过自己努力,事业快速发展,多次受到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共青团秦州区委、秦州工会等评为创业明星、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政府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有了信心,决心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让梦想变为现实,继续良性发展事业。
2012年6月投资成立天水庆泽园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厂区在天水市秦州区暖和湾工业园,总占地面积8400多平方米,拥有主要生产设备6台。有17种产品生产工艺。现有职工人数33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中高级职称人员4人。年产20万平方米,是国内新型技术和工艺,西北唯一一家生产厂家。设营销网点38个,计划200个网点,公司总资产1600万。
传承孝道回报社会
我在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之下,成长了事业,实现了梦想。然而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缺失,在梦想中不完美。静思后,感觉到人生的财富不是得到的越多越满足,而是学会和社会分享,回报社会的养育之恩,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开始了梦想后的感恩之路,通过考察实体养老院,发现投资大,服务社会面窄,不能让更多的老人分享社会福利。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到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视察,并且亲自为老人端饭的画面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感动了我的心。马上到兰州学习考察,才知道投资大概一个实体养老院的资金就可以服务11.8万老人基本养老保障。为社会养老开拓新型模式,服务更多老人。2015年8月注册成立了民办非企业机构---天水市虚拟养老院。计划投资金额4000多万元,地址在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公园内。主要解决天水市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生活和社会养老服务保障。内设机构主要有:智慧养老管理平台,服务培训中心,老年产品中心,托养中心,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慈善超市,养老产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及二区五县的七个管理服务中心。将为全市两区五县48.53多万老人从11个方面提供230多项专业化、亲情化、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主要有:生活照料、饮食服务、卫生医疗、日常陪护、家政便民、精神慰藉、文化娱乐、金融旅游、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紧急救援等服务。
天水市虚拟养老院建成运行后,选择加盟260多家实体企业、服务机构,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为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落实国务院“互联网+智慧养老”的理念。最终我市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帮助我市老人度过一个健康、安心、快乐的晚年生活。明确提出:申请注册的老人提供10%--15%的补贴。
2016年2月,发起天水市“爱心墙”社会公益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肯定。“爱心墙”社会公益活动将是天水市永久性的公益事业,为我市慈善事业树立一面“形象墙”。
2016年4月,发起天水市“关爱老年痴呆症患者”社会公益活动。免费为天水市患者发放1000部定位电筒。使家属时时刻刻看到老人的行踪和地址,及时照顾关爱老人。传承爱老、敬老的社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