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贴心人
记重新街社区民政专干李伟红

李伟红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社区、热爱社区、甘于奉献;在社区这平凡的岗位上服务居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历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他始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作风正派,工作扎实,诚信为先,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思想上、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表现的积极乐观,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关爱老人,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王长生,重新街社区重点帮扶人员、困难居民、三无人员,这些词语一一都对应在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身上,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每月定期到老人家中照看。2013年11月份,他到社区工作后,积极参加志愿者队伍,跟随志愿者到老人家中服务,给老人打扫家庭卫生,清理老人个人卫生,与老人拉家常聊天等等,除了定期随志愿者服务以外,他还会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去老人家中照看老人,陪老人下象棋。王长生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对个人卫生及其不注意,身上经常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2014年夏天,这股刺鼻的味道显的越来越浓,社区党总支决定,要对老人的个人卫生与家庭卫生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他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一名,一直抢在队伍的最前面,从前期的买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洗洁精、香皂、空气清新剂等到后来给老人买衣服、鞋子、内衣、袜子等等,他无一不是亲力亲为,在志愿者到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时,他表现的更为积极,擦玻璃、扫地、清理垃圾等等,总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经过五名志愿者近二个小时的努力,老人家中的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进。2015年10月份,老人由于突发性脑梗塞住院,社区党总支安排志愿者对老人照看,3天后老人回到家中,老人的生活问题成了一大难题,又是他,主动担负起照看老人的责任,自此以后,每隔几天,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老人的家中,定时为老人买去面条、鸡蛋、挂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让老人日常生活得到保障。2016年3月初,脑梗的再次突发使老人行动再次受到限制,他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向社区领导汇报,后经社区领导决定,于3月2号将王长生送往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社区党员志愿者又担负起了照顾王长生的任务,他作为志愿者的一名,又冲在了最前面,在医院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挂号、缴费、取药到推王长生去其它科室检查等都是他和志愿者队伍的三名队员在忙碌,从十点到下午六点半,这八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滴水未进,就连中午饭都没有顾上吃。2天后,老人出院回家,又是他和志愿者护送老人回的家。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他为老人购买新床、新被褥,之后照看老人的责任又落在了他身上,每隔几天,他就会去老人家中给老人送生活必需品。在他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他常说“干社区工作虽不能轰轰烈烈,但却要兢兢业业”,他忠诚于社区事业,热心于居民服务,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总是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任劳任怨,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工作琐碎繁杂,平日里少不了加班加点,无论工作多重,李伟红同志对待本职工作都是任劳任怨,从不讲较个人得失,没有半句怨言,按时上下班,有工作抢着干,没工作就自己找工作,对待居民群众总是态度热情、和蔼、解答居民问题耐心细致。就拿最平凡的上下班来说,他从参加工作以来,总是第一个上班,打扫办公室卫生、拖地、烧水等等都是他到办公室后首先要做的,几年来他从没有为此多说过一句说,每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是来的这么早时,他淡淡一笑,说“睡不着,起的早,呆在家里又没事干,就早点来办公室”。他虽这么说,但作为同事的我们认为,他这么多年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从来不迟到,说好的时间,他总是比那先到几分钟,就这一点,他就给我们做了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社区为改善办公环境,为社区新添置了空调,但是空调电源接线一直找不到专业人员安装,最后,是他带头和社区同志一同安装的,经过一个下午的忙碌,线接好了,他则是满头大汗,由于爬上爬下,衣服也脏了,可他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在社区分管民政工作,工平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社区低保户管理,在每年低保户的审查时他是最忙碌的,由于有些居民年龄大,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填写表格,这时他就将这些居民的表格留下,自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填写,每次审查,他都会对那些不能及时来社区的居民打电话,告诉他们具体办理时间和所要资料,以免他们多跑路,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造就了他干事时的守信、接待居民时的细心、服务居民的热情,而这些正是我们共产党员和社区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品格。
社区工作者,一个平凡而闪光的名子,每天面对的是一些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下岗工人、困难居民等等都是他每天工作的重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身后分明是一位普通干部的坚实成长足迹;虽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却是居民眼里的称职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