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长暨畜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大会暨“三创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今年动物防疫工作以在全局系统开展的“三创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即创一流管理,争当带好队伍的急先锋;创一流服务,争当乐于奉献的领头雁;创一流业绩,争当推动工作的排头兵)为契机,紧紧围绕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以动物防疫整村推进为抓手,着力贯彻实施《天水市散养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天水市规模养殖动物防疫管理办法》,秦州区于3月10日开始,全面开展以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排查报告、检疫监管、消毒灭源和应急管理等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为保障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先后制定并下发了《2016年全年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工作安排》《关于2016年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选聘及上岗考试的通知》,对全区420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上岗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的防疫员重新进行备案与聘任,优化组合,强化基层防疫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同时,按照《天水市散养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天水市规模养殖动物防疫管理办法》要求,对全区16乡镇的散养户及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分类统计,及时掌握全区畜禽饲养情况,为统筹安排春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及全区16乡镇疫控畜牧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创建及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天水市秦州区2016年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天水市秦州区2016年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要求各乡镇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分工流程图,明确乡镇疫控畜牧中心负责人、片长、防疫员各自负责的村、场及畜禽存栏情况,进一步靠实责任。
三是保障物资,强化供给。结合各乡镇上报的物资储备报表,核算各乡镇物资使用量,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并对包括消毒药品、消毒设备、防护用具等在内的多种应急物资定期清仓盘库,对过期物资按规定进行处理;同时,从防疫经费中配套14万元,紧急采购酒精、碘酒、金属针头、乳胶手套、防护口罩等防疫物资,用于补充物资缺口,确保种类齐全,达到总量平衡,并及时按要求与各乡镇畜禽饲养情况发放疫苗及物资,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强化免疫,重点防控。采取“整村推进”工作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在加强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疫病防控,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切实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国家强制免疫疫病的集中免疫工作的同时,抓好补栏、仔幼及产后畜禽的日常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拔除难点,防止疫情发生与蔓延,为我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截止目前,我区共免疫注射猪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疫苗各4.79万头,免疫密度53.2%;牛O型亚Ⅰ型双价口蹄疫疫苗1.13万头,免疫密度51.4%;羊O型亚Ⅰ型双价口蹄疫疫苗2.01万只,免疫密度50.3%;重组禽流感灭火苗57.4万只,免疫密度55.7%;补免和加强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1.38万只;同时,结合我区实际,因病设防免疫注射羊痘疫苗1.58万只;羊三联四防疫苗1.26万只;炭疽疫苗1.08万头只匹;牛出败1.26万头;狂犬病疫苗0.516万只。集中免疫注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力争在4月15日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