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外宣办 刘可)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秦州区在发展富民产业上持续发力,充分利用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调整特色农产品供给结构,创造市场需求,调动贫困户和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扶贫对象稳步增收。
家住娘娘坝镇南峪村的贫困户张彦军,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贷到了5万元的免息款。张彦军原本就有养蜂收蜜脱贫致富的想法,几年前,他跟别人学着养了一窝蜜蜂,规模小,收入微薄。由于缺少资金,无力扩大规模。有了扶贫专项贷款,张彦军也有了投入的资本。开年,他就谋算着把养蜂规模发展到三十几窝。张彦军自己算了一账,一窝蜜蜂能产土蜂蜜30斤左右,按每斤40元的价格,他今年有望收入3万多元,3年后,偿还贷款没什么问题。

(秦州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启动)
皂郊镇的返乡青年尹峰不是贫困户,而是带动村民致富的种植大户。2009年,在外打工的尹峰返乡创业,利用家里的6亩荒地种植苹果。几年间,他的苹果园从原先的6亩现在发展到30多亩,也带动了周围的乡亲一起发展苹果产业。随着苹果产量越来越高,尹峰没有盲目扩大规模。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他盯准电商支持计划,成立了峰峰生态园家庭农场,针对电子商务的特性,将生产的苹果进行标准化分类,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装,避免了和散卖苹果的同质化竞争。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果农也纷纷搭上了电商顺风车。2015年,峰峰生态园的苹果通过网店和微商卖了一万多斤,批量外销6万多斤,产值超过十六万。今年,尹峰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准备新建养猪场、沼气池和仓库,解决周边果园肥料供应和果品储存的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开通运营)
在调动大户和农业企业投资积极性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强了产业引导支持力度。秦岭乡地处秦州南部,2015年,在各帮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秦岭乡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帮联单位全年为该乡落实资金200多万元,实施核桃园栽植7449亩,栽植连翘7300亩,启动异地搬迁点4个。目前,全乡贫困村特色种养业、电商服务点实现了全覆盖,万亩核桃园、万亩中药材产业带等4个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秦岭乡收购连翘)
不论是政府主导发展的苹果、核桃、连翘等产业,还是蜂蜜这类群众自发、有待拓展的产业项目,已成为了当地扶贫脱贫的重要平台。这些致富“孵化器”,让贫困户、农业企业、政府找到了共同的发力点,为实现全面脱贫奠定了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