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发展】
城乡就业持续稳定 社会保障稳步提高
——秦州人社半年工作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今年以来,秦州区人社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增活力、促和谐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努力把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重点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均超过了平均进度,部分已接近年任务,基本实现半年工作时间任务“双过半”。

就业工作持续稳定。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搭建市场交流平台引导就业,大力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强基层管理,拓展输转基地,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劳务服务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就业稳定、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856人,完成年任务的62.3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8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821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256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200万元,完成年任务的100%;城镇登记失业5142人,登记失业率为3.8%;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14人,完成年任务的43.04%;创业培训690人,完成年任务的69%;开展职业技能鉴定743人。共输转劳务人员10.5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95.21%,其中有组织输转5.92万人,完成年任务的89.16%;创劳务收入8.61亿元,完成年任务的55%;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64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33.59%,引导培训1.46万人。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构筑覆盖全民、支撑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采取狠抓欠费征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医疗保险体系,提高社保监管服务水平等措施。截止6月底,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参保24.55万人,参保率达95.6%,基金征缴收入186.85万元,共为全区5.3万名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居民发放养老金2078.2万元,发放率达100%。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405人,基金征缴收入2502.27万元,完成年任务的50.8%,基金支出8776.2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9660人,基金征缴收入127.26万元,完成年任务的63.63%,基金支出10.5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2万人,基金征缴收入2376.4万元,完成年任务的73.89%,基金支出1062.5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27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86.14万元,完成年任务的63.1%,基金支出588.9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5551人,基金征缴收入26.8万元,完成年任务的89.33%,基金支出7.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1.54万人,基金征缴收入73.32万元,完成年任务的54.72%,基金支出20.22万元。

人事人才工作规范管理。以增强人事制度活力,激发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为目标,按照规定、分领域稳步推进人事制度各项改革。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和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新录用公务员考察、派遣等工作按期完成;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民生实事项目和基层服务项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干部队伍力量;公务员信息系统建设、实名制登记、干部管理、工资、档案和职改、军转干等工作都扎实有序推进。按照“重实效、创特色、带业务、促发展”的原则,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多渠道就业。建立了大中专毕业生报到注册、人事代理、档案查询、网上招聘“四位一体”的信息数据库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已在5家企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与358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推荐关系;与市人才市场及各县区人才市场建立广泛的合作基础,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积极走市场配置人才“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为广东东莞用人单位输送各类人才122人,有效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培训在市场就业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先后举办培训班3期,有150多人参加了培训。2月22日,积极组织226家企业、2万多名求职人员参加秦州区2014年春季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共提供财会、计算机、市场营销、医疗卫生等就业岗位5000多个,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3800多人,会后回访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积极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访“三位一体”的维权体系。截止6月底,共受理劳动监察案件27起,结案26起,结案率96%;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共监察用人单位235户,劳动合同签订率94.5%;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43万元。(吕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