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后的仁和里巷道)
(秦州区外宣办)5月30日,随着秦州区胜利巷人行道改造工程结束,为期两个多月的秦州区20条小巷道改造工作全面完工。
此前本报3月25日以《修好百姓脚下路 点亮百姓门前灯 秦州20条城区小巷道“整容”》、5月13日以《16条小巷道已改造结束 剩余4条将于本月底前完工》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记者从秦州区住建局建设股了解到,秦州区巷道改造工程从2003年开始摸底,城区现共有巷道及支巷148条,部分巷道路面及管道因年久失修,处于破损、老化状态。这些隐于城市喧嚣的背街小巷,总是因为环境的脏、乱、差,以及道路的坑洼不平为市民所诟病。2013年开始,我市计划对秦州城区尚未改造的100多条巷道,逐年逐条进行改造修补。
今年3月8日开始,秦州区对仁和里、进步巷、胜利巷、尚义巷、人民路巷等20条破损严重、市民呼声较高的小巷道进行了整修改造。改造包括小巷道的路面、地下排水以及巷道路灯三个方面。这次改造,对地下老化排水系统进行了维修、更新,对人行道上的地砖进行了重新铺设,改造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
这20条小巷道和人行道的升级改造,改变了秦州城区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面貌,为市民提供了整洁、通畅的出行环境,同时更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形象。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电视台巷,改造一新的巷道路面和新安装的路灯,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现在路好走得很,前不久还装上了路灯,以前巷道大坑连着小坑,好多路面都塌陷了,一下雨我都不敢走,深一脚浅一脚的,盼了多少年,这下可好了。”65岁的张凤琴老人对记者说。
张凤琴告诉记者,她在电视台巷住了45年,以前这里叫南城根,住的居民很多。路面不平影响居民出行一事,他们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多次,但一直都没得到解决,所以整修巷道已然成为居民心中最为迫切的愿望。
随后,记者又来到进步巷。在此做生意的一餐馆老板对记者说,由于这条马路排水系统老化,饭店倒出的泔水到处流,尤其是夏天,进入巷道后,阵阵恶臭令人作呕。自从巷道重修以后,污水问题得到解决,看着现在干净的路面,心里特别舒服。
……
“修好百姓脚下路,点亮百姓门前灯。”这是对城建便民工程的生动写照。今年,这20条小巷道的整修改造工程,对于全面改造秦州区小巷道来说只是开了一个头。今后,秦州区住建局将逐年、逐步对其他巷道进行改造,以提升天水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余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