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标准
——秦州区各单位各部门即知即改掠影

(秦州区外宣办)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群众满意与否是这次秦州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即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秦州区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行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着手,在为民办实事中转变作风,在解决问题中塑造形象。
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3月初的一个上午,自由路社区副主任王平接待了几位社区居民,他们反映自由路的几个小巷道路面坑坑洼洼,下水不好,一遇到下雨天路面就成了河,无法走人。这已经是王平第四次接访居民就小巷道治理的反映。接待完后,王平立即跟区住建局联系,将群众反映的小巷道问题进行了沟通。区住建局接到情况反映后,责成市政设施管理处着手解决全市小巷道治理工作。3月中旬,秦州区住建局对城区20个小巷道从路面、排水、照明等方面进行整修改造。
3月18日,记者在自由路的一个小巷道治理现场看到,工人们挖开路面正在处理污水处理井,区住建局市政设施管理处主任崔文刚在一旁帮助工人处理一些棘手问题。说起群众路线,崔文刚说:“这次区上结合前期征求的意见建议,启动实施了城区巷道整修改造、城区人行道整修、城区道路及人行道补修、秦州区城区公厕提升改造以及城区绿化绿景等工程,局里的党员干部都深入一线,亲力亲为,在给老百姓办这些实事的过程中真正践行了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教育上乱办班、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和执法局在服务群众上的冷、碰、横等现象一直是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秦州区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做起,切实转变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从2月下旬开始,每天凌晨6点,天水三中校长陈宏昌都会坐上早上第一班班车赶赴学校。自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陈宏昌率先不坐公车,每天第一个赶到学校签到。这只是秦州区教体局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缩影。从活动开展以来,局里成立了16个督查小组,对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明察暗访,重点对学校是否存在乱办园、乱办班、乱订教辅、乱收费和乱补课等违规行为进行了督查,并责令学校和局机关限期整改。目前大部分学校进展情况良好。
3月18日,解放路移动大厦前的人行道上,两条白线显得特别醒目,小摊贩们都自觉地把摊位摆在白线内,人行道一改往日的混乱,显得井然有序。谢建国正在自己的摊位前忙碌着,他是秦州区执法局选出的这一片摊位的组长,负责这一片摊位的秩序、环境卫生。说起这里的变化,不善言谈的谢建国有点激动:“以前见到城管我们就跑,现在我们是朋友。”据秦州区执法局办公室科员杨瑞兵介绍,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秦州区执法局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推行“送一张笑脸、道一声问候、让一个座位、递一杯热茶、给一个满意的答复”的“五个一”服务承诺,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从转变执法观念和服务态度入手,逐步实现由“管理型城管”向“服务型城管”的转变。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秦州区执法局在民主路、建设路、大众路、解放路等易反弹路段设立20处便民执勤点,要求执勤人员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3月18日13:00,民主西路的一个便民点上,执法人员正在对一名占道摆摊的商贩耐心讲解着政策,并帮助她找到了合适的摆摊地点。“以前碰到城管我们都很害怕,现在好多了,他们能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商贩米大妈说。

一斑窥豹。记者了解到,自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秦州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抓,大问题和小问题都不放过,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和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切实在为民办实事中转变了工作作风,获得了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如今“群众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心声、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看当前更看长远”已经成为秦州区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的共识。
(记者 胡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