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消除古树安全隐患,使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秦州区园林管理处从今年9月20日以来,对管辖区域内的古树进行摸底、考察、建档,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根据不同树木及实际情况定制复壮方案,初步确定了7棵古树的复壮计划并开始具体实施。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留下的珍贵遗产,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更加凸显科学、文化、经济价值。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古树由于自身的生理老化、立地条件改变,其长势、抗逆性降低,造成树干、树枝木质死亡枯朽,出现树洞。由于古树年代久远,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易感染病虫害,有些无用枝过多等耗费营养的古树,区园林管理处统一按照各自的复壮方案分批次对其进行了整株病虫害防治、追施营养液、修枝、整形、堵洞、换填腐殖质、埋设透气孔、支撑、设置护栏等一系科学有效的复壮方式。

为了便于长久的管理和养护,对古树主杆2米周围外建设了“地下通道”,在增加土壤通透性的前提下,简便了日后肥水和病虫害日常管理。并对每一棵复壮后的古树做好每天日常记录和观测工作,确保后期古树生长状况的记录备案。
在复壮计划中的7棵古树过程中,区园林管理处职工又发现了其余3棵处于病危状态的古树,在原有工作量下又增加了额外的3棵古树复壮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文庙一棵国槐、两棵侧柏,进步巷两棵国槐,尚义巷一棵国槐,合作巷两棵国槐、一棵白榆,陕西省会馆一棵苦楝的10棵古树复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