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小家顾大家
——记中梁乡抢险救灾干部鲁军顺
鲁军顺,男,现年42岁。中共党员。现任中梁乡农技推广与服务中心主任,同时兼任杨家山村农业组驻村干部。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干部,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他能够挺身而出,不分黑白昼夜,忘我地坚持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赢得了中梁乡领导和干部群众的一致赞扬。
舍弃小家顾大家,彰显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暴雨无情,洪水无情。6月20日以来的强降雨,致使秦州区娘娘坝镇严重受灾。而鲁军顺同志的老家就在娘娘坝镇马家坝村,洪涝灾害使他的村庄面目全非,他家的房子全部倒塌了。尽管家人及乡亲都被转移安置了,但他一直牵挂着他们的生活。几个月来,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中梁乡的群众,他从来没有想过请个假去看看自己的亲人,只是在电话里和网上默默地关注家乡的灾情及亲人的讯息。他知道,汛期安全是第一位的,中梁的群众同自己的亲人一样,同样离不开他。他也知道,一个共产党员的心里应该时时装着群众的安危,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鲁军顺的妻子也在中梁乡政府工作,11岁的女儿放暑假了,没有人照看,他们就把女儿带到上班的地方。8月5日上午,他的妻子准备去刘家河村核查灾情,就将女儿交给他看管。到了中午1点多钟,乡政府突然通知他去草胡村转移处于滑坡险段的102户群众。灾情就是命令,他二话没说,就直奔草胡村。此时,他的女儿还在宿舍睡午觉。等到他想起女儿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他急忙打电话询问女儿的情况。一起工作的同事责备说:“哪有你这样当爸爸的!”
全力以赴,甘当抢险救灾排头兵
8月5日,中梁乡草胡村上草村发生了长约200米的滑坡,山体出现了将近2米的下沉,乡党委乡政府决定紧急转移群众。按照安排,鲁军顺同志带领4名干部在责任区内逐家逐户动员群众紧急转移,并为每户群众发放避险通知书。下午,他的责任区转移群众30户123人。
天渐渐暗了下来,当他准备离开村子时,听一位群众说,有一位妇女还在家里喂羊。他立即转身返回责任区,逐户找寻,终于找到了这位妇女,并帮助她锁好羊圈门及家门,和她一起离开了村子。当天晚上,他在马周安置点帮忙搭建帐篷,发放物资,一直忙到凌晨。第二天,他早上七点又赶到安置点布置收拾灶房,中午顾不上休息又和几位领导一起到草胡村上草组劝说返回村子的群众。嗓子喊哑了,领导几次让他去休息,他都没有答应。当他听到晚上有中到大雨的消息,便主动要求晚上留在安置点值班。果然,到晚上10点多的时候,暴雨夹杂着风,帐篷在风雨中摇摇晃晃。他和乡上其他领导,安置点的群众一起迎着风雨加固灶房帐篷。雨一直下个不停,他拿着手电筒逐个检查群众帐篷是否牢固,帐篷四周是否培土,以防进水,并叮嘱每个帐篷群众注意安全。一位老人感动地说:“连我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没有这么关心过我”。
凌晨4点半,他又起身查看三个安置区的排水问题。当看到一位群众正在用树枝排帐篷里的水时,他立即从指挥部拿来一把铁锹帮助群众疏通了二号安置区的积水。水路通了,老乡回到帐篷安心地睡觉去了。而他,又去查看一号区、三号区的水路通畅情况。
心系特殊人群,帮助受灾群众渡难关
6.20暴雨洪涝之后,鲁军顺同志在杨家山村核查灾情过程中,发现独居老人赵白娃家的厨房屋顶一角已垮塌,漏雨不说,房子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他便劝说老人投亲靠友,转移到安全处。可老人没有地方去,怎么办?当听说老人在村里有一个儿子,主要是因为婆媳不和才分开居住的情况,他和村干部一起来到老人的儿子家,劝说儿子儿媳要孝敬老人,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居住。但儿媳态度十分蛮横,无论如何劝说都不见效果。在同情老人不幸遭遇的同时,鲁军顺同志担心的是老人的安危,于是,他匆忙赶到还未完工的村阵地并和工地负责人协商后,把老人安全转移到村办公室,以帮助她渡过今年的汛期。
在7.25洪涝灾害中,杨家山村二组张玉芹的住房已成严重危房。张玉芹是一位单亲母亲,儿女都不在身边,鲁军顺跑东家走西家,为她找到了一间砖瓦房,并帮助她把东西都搬了出来。临别时,他还一再嘱咐村上干部照顾她的生活。
在中梁乡的抢险救灾工作中,鲁军顺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精神,激励着全乡的广大干部群众。而他心系群众,抢险救灾的先进事迹,也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