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干部】
白春雷: 共产党员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秦州区外宣办)他扎根基层,十五年如一日,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秦州大地的绿化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作风扎实,与同事同甘共苦,在疾病缠身之际,念念不忘的仍是手头的工作;他情系百姓,倾心为民,以拳拳赤子之心想方设法改善条件助农增收。他就是天水市第五届“十大优秀青年”之一、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秦州区皂郊林业工作站站长白春雷。

【扎根基层双手绘就秦州大地绿色梦】
1998年白春雷参加工作后,先后在秦州区四十铺苗圃、豹子沟珍稀植物园管理站、秦岭林业站、天水林业站、皂郊林业站工作。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为弘扬生态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苗圃工作期间,白春雷和同事一道完成果树育苗18万株,生产苹果6.6万公斤。由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他被调到秦州区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他先后利用《林业站网讯》、《甘肃林业》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林果业建设,撰写各类材料240多个18万多字,承办各类会议200余次,为秦州区林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后勤保障和服务。
豹子沟珍稀植物园建设之初,白春雷主动请缨,要求到基层去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专长,先后完成了豹子沟珍稀植物园总体规划和植物种植设计图,筹建了绣经山省级森林公园。
在白春雷的艰苦努力和示范带动下,建成大型牡丹园、樱花园、丁香园、紫薇园等专类花卉观赏园10余个,栽植珍稀园林观赏植物120多种100余万株;绣经山省级森林公园正式得到了省上的批复。单位准备调他到机关工作,但他再次毅然选择了到基层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
2007年以来,先后担任秦岭、天水、皂郊林业站站长职务,跑遍了秦州区多半乡镇的沟沟岔岔,在牡丹杜集寨、红土坡村、杨家寺煤湾村、华歧乡李秦、双王、皂郊榆林、下蒋、浮托子等地组织完成造林16处3万多亩,完成了天宝高速秦州过境段北坡沿线绿化工程,为绿化天水南大门做出了突出贡献。因工作突出,皂郊林业站被推荐为全国林业站系统窗口示范单位、共青团秦州区委员会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

【情系万家倾心为民谱写拳拳赤子心】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白春雷在工作中,时刻惦记着如何帮助老百姓致富增收。
在天水林业站工作期间,白春雷从大力发展林果业经济入手,指导群众在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区、华歧乡海池沟流域等地栽植苹果3万多亩,为当地发展林果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期间,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群众当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先后在华岐乡海池、汪川镇汪川河流域、皂郊南沟河流域等苹果适宜区举办果树栽培技术培训240多期,培训果农1.4万多人次,帮助指导果农疏花疏果6.8万亩,喷施果形剂5.3万亩,防治病虫害4.7万亩,使当地果农的果品收入增加了20%以上。2012年7月,被秦州区委组织部选派到皂郊镇老湾里村挂职锻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他积极帮助村上争取项目,先后为村上整修农路4公里,栽培苹果、大樱桃等果树200多亩,营造刺槐、落叶松、油松等生态林1000多亩,举办果农培训班3期1000多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他还长期默默无闻地资助多名辍学儿童,多次为特困户、两女户和下岗职工捐款献爱心,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帮助着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写青春】
白春雷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了一名优秀青年的良好形象。在苗圃工作期间,每天和民工一起劳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不管再脏再累的活,他都毫无怨言。剪树、挑粪、锄地、种菜他样样在行,民工干多少他能干多少。有一年冬天,气温已在零下,苗圃地的冬灌水还没有灌。冬灌是苗圃最艰巨的工作之一,因为与周边村民共用一口井,大家都在等水、抢水,正当领导为安排工作犯难时,他站出来说:“共产党员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去灌水!”说着便脱下鞋袜,拿起铁锨,直奔水渠,迅速投入到灌水工作中去。尽管水冰得刺骨,但他宁肯自己饿着肚子在地里吃干馍,也不让水停下耽误时间,等灌完水回去休息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在豹子沟植物园工作期间,每天起早贪黑,和民工一起奋战在一线,指导规划、打点、栽植,事事必定亲历。在秦岭、天水林业站组织实施造林项目期间,他每天坚持奋战在造林一线,巡回指导,早晨上山,中午吃口干馍,直到晚上才下山。2003年9月,他的父亲生病,可他忙于工作不肯脱身返回老家看望病危的父亲,当他忙完工作赶回家里时,父亲已离开了人世。由于常年在一线工作,不能按时饮食和作息,积劳成疾,使他患上了胰腺炎和胆囊炎。2012年春季的一天,正当植树造林的关键时间,他胰腺炎、胆囊炎又一次发作了,尽管疼痛难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要求必须住院治疗,但他却顾不上休息,每天早上输液,下午仍然坚守在造林现场,直到造林结束后才去住院治疗,可惜这时他的病情已耽搁得十分严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辛勤工作得到了上级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秦州区林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06年8月,他主持的“秦州区南北两山绿化珍稀树种引进栽培”项目被评为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4月,他主持的“牡丹新品种引进栽培繁殖推广”项目被评为秦州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6月被中共天水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又被评为天水市第五届“十大优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