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少年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体局以乐于助人、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尊老爱亲、文体之星为主要内容,评选出了一批“秦安美德少年”作为首届“天水美德少年”候选人。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美德少年】专栏,宣传报道他们的典型事迹。
【美德少年】
康敏:自强不息撑起半边天

“我是遭遇过不幸,但这并不能阻止我要成为一名自强不息的阳光女孩。”失去了母亲,父亲在外打工,但她从不自暴自弃,硬是用瘦弱的肩膀在生活上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在学校还是一名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模范学生,她就是秦安县西川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学习委员康敏。
康敏出生在秦安县五营乡的一个偏僻小村庄。家里七口人的支出,全靠父母种地维持这个。2008年,父母带着全家来到秦安县西川镇牌楼村租房,一方面方便孩子上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在县城找零工,多挣些收入。
自从搬来这里,一家七口,全靠父母在工地上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的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规不幸,可是不幸悄然而至,妈妈因在工地上干活发生意外去世了。妈妈的离开,给这个温暖的家蒙上了阴影。家里的重担全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看到起早贪黑的爸爸,女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懂事的康敏扛起了家庭重担。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开始洗菜,烧火,做饭。每到星期天写完作业后,就开始打扫院子、洗衣服,做起了家务活。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她每天早晨起床就早早的为奶奶凉一杯开水放在她的床头。作业写完了就陪奶奶聊聊天、解解闷。邻居们非常喜欢她,夸她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母亲的不幸,让康敏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懂事。她早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知道父亲的不易,就想方设法多干些家务活。回到家为奶奶洗脚、洗头、为家里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小小的她,竟然帮父亲撑起了半边天。

生活的磨难,让康敏更明白了自强不息的宝贵。在学习上,她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经常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她对同学真诚热情,有许多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与落后生交流,但她认为,在和落后生交流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因为他们身上同样也有闪光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她在班级里有极好的人缘。她从不斤斤计较,无论谁有困难,她都能毫不吝惜地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她是老师得力的助手,作为学习委员在班级管理中,她带领同学们晨读、做好作业登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
康敏常把自己比作一把伞,一把别人急需时的伞,给最需要的人遮挡风雨。因为她深知“给予比得到更能带来快乐和幸福”,她坚信这把伞虽然小,但是在雨中必然会绽放出惊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