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广战线女英杰
记敬业奉献模范秦州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李想荣

如果说农业科技能使土地生“金”的话,那么农业科技人员就是掌握那把“金钥匙”的人。
198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的李想荣无疑就是掌握那把“金钥匙”的女专家。李想荣,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现任秦州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
二十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经历和贡献为她赢得了一连串的荣誉:2001年被评为“天水市222新世纪创新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天水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中国农函大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天水市杰出女性”、2011年被评为“天水市领军人才”。
她用事实证明,土地能生“金”
作为全市科技领军人才,李想荣破解了许许多多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全市蔬菜科技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她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50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10多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4亿元。近年来,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通过引进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蔬菜嫁接、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张贴反光膜、运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技术,主持或承担省、市、区科技项目26项,获奖19项,其中,省部级奖励3项、市厅级奖励14项、区级奖励2项。主持完成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2005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新型生物农药引进及防治果菜病虫试验示范》项目,获2005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引进试验》项目,获2005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万亩秦州大蒜白腐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项目,获2006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航椒1号辣椒品种选育》项目,获2007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芦笋优良品种试验示范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2007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设施番茄长季节有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08年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参与完成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反季节瓜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2008年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参与完成的《天水市优质菜豆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秦州区特色蔬菜品种引进推广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获2009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航椒4号辣椒一代杂种选育》项目,获2010年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她和其他农技推广干部的辛勤努力下,目前秦州区优势蔬菜种植区域良种率达100%,无公害蔬菜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8%。2006年,秦州区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建设单位,同年被省农牧厅认定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
农民眼中的李想荣:“李工不像干部”
在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中,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性,她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从小在贫困的山村长大的她,永远忘不了步行十几里土路顶风冒雪上学的情景,永远忘不了父母在地里辛勤劳作的身影,她的人生目标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让农民过上殷实的生活。在每项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中,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在进行蔬菜育苗时,她和农民兄弟一起,用手将拌有人粪尿的营养土装进一个个营养钵里,从没说过一个脏字,有时农民说:“李工从不像一个干部,干起活来比我们有些农民的媳妇还泼辣”;在黄瓜、茄子嫁接,西红柿、辣椒整枝时,她能长时间的坚守在高温高湿的棚内,手把手地教农民操作技术,渴了、饿了,就和农民一起在田间喝开水、啃大饼;在田间试验数据统计时,要经常承受夏季30℃以上的高温,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渴了就在附近的农户家中喝口凉水,正是通过积累第一手资料和在一线工作,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才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她感觉到很开心、很满足、很幸福,通过自己的知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心里有一种最大的成就感。
李想荣的夙愿:农技成果要让农民分享
2003年,秦州区建设西十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李想荣承担了规划、建棚、种植的全程技术指导工作,在建棚初期,部分农户的抵触情绪较大。为此,她上门走访,对农民详细算账,讲解二代日光温室的效益和发展前景,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第一批二代日光温室很快建了起来,由于技术指导到位,当年新建的温室效益较原来的塑料大棚有了大的提高,群众对发展高技术蔬菜有了信心,二代日光温室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该园区成为全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示范基地。汶川地震后,波及天水的余震时有发生,而由她负责的航天辣椒项目定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在这特殊时期,她依然每天坚守育苗基地,向各乡镇调运辣椒苗,保证顺利完成航天辣椒定植,也为灾后重建尽到微薄力量。2009年,区上建立杨何浅山半干旱蔬菜塑料大棚示范区,由她负责该技术指导工作,由于交通不便,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但她毫无怨言,经常早晨7点钟出发徒步上山,进农家小院、走进田间地头,办科技培训班、现场咨询和指导,讲解配方施肥、整枝打杈、农药配制、病虫防治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使第一次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朋友很快掌握了栽培技术,当年群众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多年来,她负责全区辣椒的标准化栽培管理工作,对当地主栽辣椒品种的特性和栽培要点非常熟悉,天水航天辣椒品质优、抗病性好、产量高,她既是天水航天辣椒的技术推广员又是义务宣传员,不论到省城开会,还是到外地学习,她都要全力宣传和推介天水航天辣椒。目前天水航天辣椒已在庆阳、河西以及内蒙赤峰、河北承德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
如今,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李想荣同志依然坚守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她的夙愿是:让农民都能分享农业科技的成果,让科技丰富农民的“钱袋子”,让所有消费者吃上“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