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快实施“旅游富区”战略步伐
——访秦州区旅游局局长崔均平

(秦州区外宣办 辛志锋)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十八大的召开为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新机遇,今后,秦州区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旅游工作,记者就此采访了旅游局局长崔钧平。
崔钧平说,近年来,秦州区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及市场规范进一步加强,景区点开发建设不断加快,全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景区(点)等级不断提升,宾馆(饭店)、旅行社数量迅速增长,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逐年提高。从促消费、扩内需,到转方式、调结构,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综合功能愈发凸显,旅游业已成为秦州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秦州区也已逐渐成为陇东南最大的现代化旅游服务中心城区。
特别是2012年,秦州区旅游工作紧紧围绕“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紧抓中央、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关天经济区开发带来的良好机遇,全力推动旅游产业率先跨越发展。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5.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08亿元,同比增长24.8%。全区旅游业发展以项目为支撑,以宣传推介为手段,以市场监管为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景区点开发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推进,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有力规范,全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旅游工作积极创新,稳中有进,在旅游规划编制、推介宣传、旅游项目建设、引导开发旅游商品等方面,有创新,有力度。一是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终评,秦州区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编制的《秦州区旅游业发展规划(2012—2025)》和《南郭寺景区概念性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经过历时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改,《规划》编制及评审工作全面结束。2012年5月份,秦州区就总规及6个专项规划召开评审会议。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要求,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委员会由旅游、经济、市场、规划、建筑等方面专家官员组成,会议上规划一致通过了专家的评审,并根据评审会上专家提的意见对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该规划对秦州旅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类与评价,明确了秦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为将秦州打造成为西北及全国知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与措施,首次全面科学地明确了旅游发展定位及发展思路。二是加大了对旅游商品设计与生产的引导,提高了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全区旅游商品在原有的新天丝毯、宾乐地毯、飞天雕漆、景晟轩漆艺等基础上,新增吴氏女红荷包、赵氏泥人、“浡云斋”竹雕、“熊氏古琴”、春风集团羊绒围巾、“诗圣萍踪”写生、《伏羲庙》砖雕等旅游商品。并积极组织辖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等20余家共同参加了2012年全省及全市的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喜获省、市十七个不同奖项,收获颇丰。其中新天丝毯厂的《伏羲龙》丝毯挂件获得全省二等奖、全市一等奖,飞天雕漆家俱有限公司的《九龙壁》获得全市特等奖,春风集团的羊绒、羊毛围巾获全市一等奖,天水形象珍藏邮册、五大文化剪纸珍藏册、《伏羲庙》砖雕系列、景晟轩旋转笔筒等雕漆系列荣获全市二等奖,熊氏改良古琴、赵氏泥人、《诗圣萍踪》、吴氏女红荷包等9个作品获得全市优秀奖。三是组织辖区景区(点)讲解员、旅行社导游员参加了天水市第三届导游大赛,3名进入决赛(中文组2名,外文组1名),2名选手获得优秀奖,区旅游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旅游从业人员行业素质提升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强势宣传推介秦州旅游,持续提高秦州对外知名度。在天定、天宝高速公路秦州过境段安装大型宣传广告牌,积极组织辖区南郭寺、玉泉观景点加盟2012年的甘肃旅游通票暨敦煌卡明信片活动,联合全省景点进行宣传推介。组织辖区景区点、旅游企业参加在西安、宁夏、兰州、青岛、济南举行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及对外推介活动,参加了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甘肃省2012年“中国旅游日”宣传周暨“诚信兴旅”宣传月大型旅游宣传活动及天水在山东青岛济南的旅游推介会,积极参与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发放秦州区旅游宣传折页、景区点宣传资料7000多份,南郭寺、玉泉观、伏羲庙、北宅子等旅游景区免票8000多份。五是陆续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主要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识牌、休闲座椅、果皮箱进行了更新和对旅游厕所的检修;玉泉观、南郭寺等景区增设垃圾箱40个,休闲座椅40个;完成了南郭寺景区上山道路的改造和踏步道修建、贾家公馆保护维修工程、玉泉观核心区三十三处古建维修保护工程以及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续建的建设。
针对2013年旅游业的发展,崔钧平告诉记者,今年,秦州区旅游工作紧紧围绕“旅游富市”战略和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目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规模和效益并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行业管理,不断拓宽客源市场,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营销工作力度,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做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加强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工作,全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