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在天水市秦州区“安民家园”13栋5单元2楼的一户廉租房里,56岁的周凤英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家4口人一直住在一间16平方米的平房里,现在住进了有暖气、明亮宽敞的楼房,让人感到很幸福。”
居者有其屋、出行不再难、生活有保障……秦州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创造秦州人民美好幸福新生活”的总体目标,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大手笔地书写着一份充满温情的民生答卷。
跨越发展促民增收
近年来,秦州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思路,经济社会逐年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保持在天水市各县区首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攀升。
2011年,全区各类项目投资46.5亿元。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19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678元,同比增长15%。区上在跨越式科学发展进程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工程。启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年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天水市委常委、秦州区委书记张明泰说。

修通“富民产业”路
秦州区皂郊镇的董家坪至野雀湾通村水泥路全长11.4公里。3月9日,记者驱车行走在这条通村路上,沿途看到当地农户已在路边建起了小型的养鸡场。“过去这条路是土路,下雨我们就很难进城了,农产品也运出去。”正在路边地里耕作的野雀湾村民姚秀丽说,“现在好了,城里人主动到我们这里来收购苹果。”
“这条路是去年区政府投资342万元建成的,沿线有董家坪、唐家沟、杨家沟、野雀湾村4个行政村,3580人,当地农民群众亲切地称其为‘富民产业路’。”秦州区交通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秦州区委、区政府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机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提出利用2-3年时间,在全区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337条1139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这项工程涉及16乡镇420个行政村,惠及40多万广大农村群众,规划总投资3.4亿元。
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全区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及农产品运输条件,为加快推进秦州区“率先发展,争创一流,建设首善之区”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民有了“退休金”
秦州区皂郊镇贾家寺村75岁的贾培生老人,从去年7月开始,每月领到政府发给他的55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我领到这笔钱,我老伴也有,现在我们老两口每月有110元保险金呢。” 贾培生老人拿着养老保险金的专用存折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贾家寺村有696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9%。“这些年我们新农村建设发展较快,家家户户都过着幸福的日子,现在政府还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农村养老保险金,老人们是真高兴啊。”村党支部书记贾云峰说。
今年58岁的秦州区东关街道十方堂社区居民李美琴,多年来带着儿子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李美琴告诉记者:“现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让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为了推行这项惠民工程,秦州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拿出配套资金450余万元,并投入启动经费250多万元。
秦州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主任陈晓军介绍说,去年10月区上对全区1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的64.09万城乡居民的年龄结构、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共排摸出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约27.10万人,其中农村约25.08万人,城镇约2.02万人。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区乡镇已办理参保23.29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2402.52万元,参保率达92.85%;街道已办理参保1.68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634.84万元,参保率达83.61%。同时,对全区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389.18万元,发放率达100%。
保障性住房建设热火朝天
3月9日上午,在秦州区“山水新城”保障性住房的工地上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这个保障性住房新区占地251亩,建成后加上各种配套设施,可供数万人在这里居住。”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个新区要建设22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72326.2平方米,概算总投资82324.9万元。记者看到,工地上有7栋楼将要完成主体工程建筑,各个施工单位正在有序紧张地施工着。
“今年我们还有再建的‘锦绣苑’和‘山水嘉园’ 1#工地,保障性住房可达4141套,34.73万平方米。”秦州区国投公司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年来,秦州区把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花大力解决和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多种方式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土地29宗3276.54亩,先后开工建设16个保障性住房项目122万平方米和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4万平方米,共17923套住房,总投资约26亿元,国家拨付专项资金2亿元,区上已投资7.6亿元。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并交付使用的保障性住房项目2个18万平方米2580套,已入住1806套;正在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108万平方米15343套;近期可交付使用15万平方米2485套。
“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民生之路将进一步拓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张明泰的一番话道出了解民忧、重民享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