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 秦州区农业局)近日,秦州区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区冬小麦和冬油菜等越冬作物苗情、土壤墒情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全区多点调查,全区2012年冬小麦总面积31.8万亩,品种主要以兰天系列和中梁系列推广为主,中度抗旱、抗寒、抗病虫品种播种面积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95%以上。冬油菜总面积13.5万亩,品种主要以天油6号、天油7号、天油8号等为主,兼顾优良甘蓝型新品种天油9号的小面积试验、试种。
一、苗情长势
根据调查,目前全区冬小麦一类苗面积5.23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16.45%,亩平均总茎数82.41万,单株平均分蘖2.6个,次生根4.3条;二类苗面积21.68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68.18%,亩总茎数74.16万,单株分蘖1.9个,次生根3.6条;三类苗面积4.89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15.37%,亩总茎数43万以下,单株分蘖0.9个,次生根2.4条。与上年同期相比,一类麦田所占比例增加1.16%,二类麦田所占比例增加0.11%;一、二、三类麦田平均单株分蘖、次生根较去年均有增加。冬油菜一类苗面积2.66万亩,占总面积的19.70%;二类苗面积8.23万亩,占总面积的60.96%,;三类苗面积19.34万亩,占总面积的15.37%。冬小麦、冬油菜大部分地块土壤开始解冻,逐步进入返青期,作物需水开始增多,总体表现为冬前、返青期苗情长势普遍良好。
二、土壤墒情调查
根据田间墒情测定,山地冬小麦田0~30cm土壤质量含水量19.76%,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8.2%,0~30cm平均地温1.53℃;川地冬小麦田0~30cm土壤质量含水量21.47%,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 0~30cm平均地温1.47℃。去冬今春以来,全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有利于促进越冬作物生长。立春后由于气温较往年偏低,而且光照不足,农作物返青期较去年相对推迟了10天左右。
三、生产管理建议
一是适时耙耱镇压,增温保墒。冬春季镇压是提高越冬存活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消除土壤板结、龟裂、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漏风。二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病病虫信息,指导病虫防治。三是严禁麦田放牧啃青。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是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叶片遭受大量破坏,抗寒能力下降,产量降低。四是根据小麦“三情”(即:天情、地情、苗情),采取促控措施,适时适量追施返青肥。五是防止“倒春寒”危害。针对我区春季旱寒交加的气候特点,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提早做好应对“倒春寒”的准备,防止麦苗受冻受灾。六是叶面喷施微肥。返青后及时对冬小麦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