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八项任务” 务求“三大成效”
秦州区扎实推进 “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秦州区外宣办)为了扎实推进“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秦州区结合区情实际,重点部署了“八项任务”,务求取得“三大成效”,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八项任务:一是宣传政策。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导、协调、督促中央和省、市、区委政府决策部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二是教育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政策法规、权利义务等的教育,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伦理道德,树立遵纪守法、崇尚科学、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掌握致富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三是反映民意。采取座谈交流、走访调查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各种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四是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助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五是强基固本。指导基层加强党建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帮助村(社区)“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民心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六是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增收致富能力,重点帮助贫困村(社区)和特困户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七是锻炼干部。通过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不断深化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八是推广典型。发现、总结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务求取得“三大成效”:通过开展“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确保贫困户达到“四个明显”、贫困村达到“四个改善”、社区达到“四个加强”的显著成效。

贫困户达到“四个明显”:
贫困户的致富信心明显增强。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这次行动是广大干部真帮真联,心理上有触动、生产上有行动,生活理念和致富信心发生根本转变,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经过联系干部的联系、帮扶、督促和引领,使贫困群众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普遍掌握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明显增长。经过联系干部的引导和帮扶,使贫困户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收入来源不断稳定,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随着“联村(社)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使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贫困村达到“四个改善”:
贫困村的基本条件得到改善。努力使贫困村实现“八通六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卫生制度普遍建立和落实,村庄“三清五改”活动经常性开展;贫困村的矛盾纠纷化解得到改善。一些影响贫困村发展和稳定的问题有效解决,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贫困村的班子建设得到改善。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民心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

社区达到“四个加强”:
管理功能不断加强。社区民主管理高度自治,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和谐,能够广泛参与社区各项事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社区服务体制不断健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全面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加强。社区文化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工作创新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