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问题 寻对策 理思路 精心排摸
秦州区开展破解难题惠民生活动

(秦州区创先争优办 方晓岗)秦州区围绕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保障民生,强化推进措施,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破解难题主题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广泛调研,准确定题。全区组成6个调研组,深入乡镇村组、街道社区、企业一线,找问题、寻对策、理思路,精心排摸,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的所盼所需,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征求到意见建议76条。采取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开通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23条。区级层面经过排摸梳理,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精心筛选,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了“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等3个影响大、范围广、群众受惠面宽的难题。各乡镇、街道、部门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党委会、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展开讨论,确定需要破解的难题176件。其中涉及民生问题35件,干部教育管理6件,三农问题26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件,环境卫生整治12件,城市建设管理8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2件,其他18件。根据确定的难题,在全区展开“破解难题”主题活动。

靠实责任,细化措施。成立13个分领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组,确定破解难题示范点,抓好难题破解,探索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强职责,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具体措施、明确办结时限,确保难题件件有方案、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区级层面需破解难题,由区委常委牵头抓总,逐个制定破解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单位,作出公开承诺。各单位对确定的难题逐一分析,找准症结,通过典型带动、督查通报等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挂牌销号促督办,建立挂牌督办制,随时督查,限时办结,难题破解一个,销号一个。对破解难题中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群众意见较大的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公开承诺抓落实。实行双月一报告、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考核、年底一评议,公开承诺破解难题方案、措施、进度、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难题破解落实。对依靠各自力量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有关方面协助破解的难题,采取实地调查研究、开展经验交流、召开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推进会等形式,研究对策措施,共同进行破解,促进所确定难题按期得到解决。
精选载体,推动落实。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推动破解难题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在全区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以“加大培训、强化管理、改进作风、发挥表率”为主要内容的“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和机关作风效能整治;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以服务基层、解决难题、帮办实事、促进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下基层访民声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听取意见。每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户困难户,帮助解决1-2个实际困难。
在农村组织开展了“村级管理规范年”活动,重点在村级民主决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6个方面加强规范管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打造示范点、整顿后进村;在街道社区开展了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社区”活动,创建了“星级社区”、“道德银行”、“六员居民”、“民情流水线”等四大服务品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在非公企业和“两新”组织开展“活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加大指导力度,选派99名机关党员干部、48名科级后备干部到非公企业帮助开展工作。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示范窗口348个,建立各类示范点431个。

办好实事,深化效果。全区各职能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和工作特点,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难题,把推动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急、最盼、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思想作风进一步改进。广泛宣传杨善洲、李林森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干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健全规范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98项,培训干部1137人,干部素质得到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氛围更加浓厚。基层党建水平进一步提高。采取“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新建农村学校党组织97个,卫生院党组织1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4个。新建40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172个村达到了“六室八有”的要求,18个三类村已整顿转化16个。惠民实事进一步落实。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助,保障和救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标准进一步提高。组织实施了一批便民利民城市建设项目,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率先启动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八件民心工程”, 直接受益人员28万余人。9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基本竣工,王家磨和山水新城保障性住房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惠民实事的逐步落实,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