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梯田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秦州区召开
天水镇、华歧乡被评为全市梯田建设“十佳乡镇”


8月20日,全市梯田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秦州区和麦积区召开。来自两区五县的水利、水保局(站)长,2007年度全市梯田建设“十佳乡镇”负责人、市水保局技术人员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秦州区和麦积区介绍了梯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市委常委、副市长柴金祥作了重要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明达宣读了市政府关于2007年度梯田建设先进县区及“十佳乡镇”的表彰决定。市水保局局长李长录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市梯田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市水利局局长薄海明就梯田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区天水镇、华歧乡被评为2007年度全市梯田建设“十佳乡镇”。当天上午,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麦积区甘泉镇、五龙乡梯田建设示范点。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小林在会上介绍了我区梯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市梯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强化落实,梯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区共铺开机修梯田面积22200亩,投入装载机82辆、推土机52台、挖掘机1台,完成14680亩,完成农路配套174公里。一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超前谋划、及早动手。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梯田建设任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了今年全区梯田建设要在去年大打翻身仗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水平、创特色、求实效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具体要求。二是巩固完善机修梯田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梯田机械化。为彻底扭转我区梯田建设在全市处于落后位置的被动局面,区委、区政府下死决心,主动出击,大打梯田建设翻身仗。今年,全区共规划梯田机修梯田点32个,规划面积25600亩。其中整合水保、发改、土地、农业开发、扶贫等项目,规划面积16700亩。各乡镇采取“一事一议”、 以资代劳、筹资兴办机修梯田点24个,规划面积8900亩。三是运用大手笔,实施大项目,开发大产业,促进大发展。我区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口粮田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项目,将梯田建设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相结合,坚持走“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促发展”的路子,努力为群众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关子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为契机,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按照实施一期、新开二期、准备三期的工作思路。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力争将关子、藉口、中梁北山沿梁一带建成10万亩苹果示范基地;依托藉河示范区和“长治”项目,将秦杨公路和王赵梁一带,建成2万亩薄皮核桃示范基地。四是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坚持以国家补助资金为引导,以项目建设资金为主体,以群众自愿集资为辅助,建立健全了多元化的梯田建设投资体系,全区计划投入梯田建设资金2267万元。五是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监督管理制,做到管理规范、程序合法、数量真实、账目清楚,确保成本低、进度快、质量好。六是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创建精品示范工程。全方位开展梯田建设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到了乡乡有工作组,点点有技术员,现场指导,现场监督,严把质量关,确保修一台、成一台,修一片、成一片。

市委常委、副市长柴金祥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梯田建设工作要求:一要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切实提高对梯田建设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二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实现梯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各县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梯田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由办小规模、低标准的小点向大规模、高标准的精品示范点转变,由分散治理、点面结合向整乡整村梯田化方向转变。三要强化领导,靠实责任,确保梯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梯田建设工作的行政推促力度,以项目为依托,带动梯田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全力完成今年梯田建设任务。
市水利局局长薄海明讲话要求,各县区、水利水保部门要深刻认识梯田建设在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大搞梯田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梯田建设。一要抓好规划,做到干今年想明年。二要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严格兑现奖惩,继续争创全省梯田建设先进。三要抓好示范县区、重点县区、梯田县区建设,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王 羿)

